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皇帝他心有白月光 > 第24章 许州刺史

第24章 许州刺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少年不得志的皇子,遇见踌躇满志地离京赴任的沈之问,他好心劝慰道:“我觉君非池中物,咫尺蛟龙云雨。”

只一句轻如鸿毛的话,却像是一句预言,让秦屿川在几近九死一生的夺嫡之战中笑到最后。而说这句话的人——沈之问,已在许州刺史这位置上坐了近二十年。

二十年来,许州税收、人口、海运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秦屿川不相信许州会反,或者说,他不信那个当年执意远离京城的少年会将他自己亲自铸就的理想国毁掉。

众人没有回答秦屿川的话,只有宋思眉眼处染上愁容,可是她依旧明艳,指着秦屿川脚下的土地字字铿锵。

“皇上,他死了,我的丈夫、我女儿的父亲、许州的刺史沈之问死了。他为您脚下的土地而死,连尸骨都被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化作灰尘落在这片土地上。”

听闻宋思说出这番话,与沈之问平日交好的官员忍不住哽咽,也顾不上在大庭广众之下了,忙抬起手拭去眼角的泪。

“怎么可能,柳家不曾提过啊。”秦屿川语气里是难得的不可置信,他心中更是疑虑,究竟是发生了什么,连尸骨都要烧个干净。

“是妾身隐瞒了此事。”宋思跪下请罪旋即将始末告知了秦屿川。

半年前,许州地界上有一个小村庄突然一夜之间全村突发恶疾,得病之人先是发烧、呕吐、无力,最后呼吸困难生生将自己熬死。

好在当地官员立马发现了不对,忙报了上去。沈之问第一时间派人调查此事,原以为是疫疹,却比疫疹更难办。不过五日后便出现了同样的事件,而此次事发的地点却离最开始发现此事的村庄相隔大半个许州。

几乎是瞬间,沈之问意识到□□,而是人祸。

旋即沈之问急召各地官员一边排查隐患一边让各地医士囤积药材以备不时之需,同时限制人员流动以免疫病扩大。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许州本就临海,恰在此时,海盗来犯。

许州这些年来,与海盗交手的次数不在少数,可是禁渔期发兵的次数却是少之甚少。

内忧外患之下,沈之问一个折子递来上去,国法规定若有重大险情,如大规模的疫病、洪水等都可以免除一年的税收,可是等到收税之期,却发现税收不降反增。

疫病扩大,病因毫无头绪;海盗来犯,百姓不胜其扰;还有奸人刻意阻隔沈之问与朝廷的通信。在此情形之下,沈之问一边开仓放粮,一边将许州大小事宜交代清楚便带着一支近十人的小队出发上京。

可是,沈之问并没有抵达京城,他被人拼命护着送回许州,那时他身感疫病,十人中无一幸免,只有沈之问吊着一口气回来了。

他说,若是一月后朝廷还没有来人,便反。

若是许州反了,这样大的动静,想来是不可能轻易瞒下去的。

沈之问死了,依照他生前的安排,在防疫药方没有研制出来前事宜染病之人死后都要将尸体焚烧干净。

一月之后,朝廷没有派来救援的兵马,没有送来赈灾的粮草,而是一张问罪书。

一张催促沈之问将今年许州税收交上去的问罪书。

“在此前,朕并没有收到有关于许州的任何消息。”秦屿川木讷地开口,不敢相信在长达半年时间中,有人将许州一步步逼近绝境,有人胆敢叫一州刺史状告无门。

而那张问罪书,秦屿川却有印象,宣政殿议事时他记得不知谁提了一嘴,许州今年的税收没交,他那时只是心有疑惑却头也没抬,只交代下去,催一催。

原来,自己也是逼迫许州的一环吗?

“如今许州如何?”秦屿川终于晃过神来,紧张地问出这句话来。

许州虽临海偶有海盗,但海运河运发达,矿产资源丰富。若是许州失守,外敌入侵,便会如同一柄长剑直插中原。

他们计划的,不仅仅是许州。想到这里,秦屿川更是后知后觉地心惊。

“现如今疫病虽得到控制,但染病之人不在少数,药方也是治标不治本。海盗虽猖狂,好在许州百姓作战经验丰富,他们也没捞着什么好处。”

宋思此话一出,倒是让秦屿川安心不少,又想着这疫病来得稀奇古怪,不免皱紧了眉头。

可宋思却像是看出秦屿川的忧愁一般,问道:“难道皇上不想知晓是谁让许州陷入如此境地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