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不需要什么别的原因,人太累了就需要休息。她才十六岁,才第一次比大赛,怎么就已经觉得那么沉重了呢。
可她还远远不可能逃跑。
“毽子后直……交换腿跳接跨跳结环再接倒叉……侧团接横木横分跳步,DC的连接又有0.1连接加分。”解说的语气越来越有底气,终于在“毽子后直1080下,站!”之后达到了兴奋和激动的巅峰。罗子晴被动力推着向后退了两步,高举双手亮相,第一眼就对上了台下陈松涛喜不自胜的眼神。
她笑了笑,又举起手,无师自通地学着那些“世界名将”的模样朝着偌大穹顶体育馆里座无虚席人声鼎沸的几圈座位转圈挥舞。
想什么呢?十六岁,平衡木突出的全能选手,应该将要有无限精彩的未来,不是吗?
尽管难度认定上还是不很理想,只认了6.2的难度,可完成分是很给面子的,8.300,甚至比前面的奎勒还要多一点。罗子晴拍去手上的镁粉坐到等待区,仰起头认真地望向赛台。如果这一次秋宁姐成功“卫冕”了,她会就此打消退役的念头,留下来吗?
这个问题,简秋宁上木之前也想过。很久以后付天怡也大胆地问出来过。
“我也不知道。”
到那时,简秋宁也只能苦笑着这么回答她。这赛场上的任何事情,本来就容不下“如果”。
其实……真的就差一点点。
前屈上木,立转720,前屈,她都顺利完成了,就连今年没少失误的高举腿540都做得很好。侧挺倒叉,连这个都成了,体操论坛简直都要额手称庆。可偏偏是最后的后屈两周下法,打毽子的时候手一软,撑了个空,根本来不及补救整个人就直接砸了下去。
如果没有赛台的受伤,能够有队测时,甚至全锦那会儿的状态,甚至如果没有团体赛那么多消耗的话……肯定……肯定是可以的。
也只能感叹一句,时也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