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会说女子体操是一个低龄化的项目,即使现在正式国际大赛的年龄下限已经抬高到了十六周岁并被执行得越来越严格,这个概念化的形容词用在这儿还是非常合适。所以衡量一位体操选手的内心是否“成熟”,以年龄为参考因素就是很不合适的了。
大部分来到国家队的选手,不论是十三四的小妹妹,还是十八九的大姐姐,都是很“成熟”的,付天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十六岁的俞木槿在她人生中第一场国际比赛的前夕忽然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不“成熟”的异类。她没有那么想去邀请赛,别说邀请赛压力这么大的团体赛了,就连这个美国杯,几十个小时的飞行和倒时差的痛苦已经让她想打退堂鼓。但是吧,要说直接退出竞争,甚至像教练们生气的时候说的那样“滚回去算了”,她又明白自己是绝不愿意的,没有为什么。
所以开赛前几分钟姜一衡问她有没有把握上720的时候她还在纠结犹豫。把握其实没有,赛前热身的时候四次尝试里只勉强成了一次。不过同理可推,爽快地直接表示放弃她又没这个胆。
“那算了,就360吧,安全第一,四项全成比拿什么牌子重要多了。”支支吾吾了半天,姜一衡直接拍板替她做了主。这场比赛东道主美国队派了两人参加,一位是去年世锦赛全能银牌得主赫尔德,一位是今年刚崭露头角的最佳新秀,美国队传统的力量型高手,跳马能跳6.0、自由操能做直体720旋这样的I组空翻,反正俞木槿肯定是比不过的,要成绩不太现实,只要尽量顺下来给大家留个踏踏实实的好印象就好了。
“嗯。”俞木槿点着头,接过姜导递过来的镁粉块在微微汗湿的手心打了打,有点失落却也有点安心。满满镶了钻的纯白体操服描摹着少女纤薄修长的身材,华国队里被大家戏称为“高妹”的她此刻站在一整排九名选手中也是高出一头的。跳过720的人跳360手到擒来,高度供纵轴转一圈简直就是绰绰有余,落地很有控制地钉住,拿到一个对4.6的动作来说不那么多见的9.0完成分。
看来姜导说得没错,要是能这样一直顺顺当当的话就挺好,也不需要想太多关于结果的问题。俞木槿看了看一轮过后排在第四的排名,竟然觉着有些欣喜。
然而残酷的赛场在接下来的半个多小时之内给了幻想能够按部就班的人迎头痛击。
高低杠连掉两次,平衡木扶木加超时,自由操连续第一串空翻出界,损失最严重的地方在于1080因为度数没转正被降组,连带后面的后直900接前屈因动作重复而不承认难度,整个自由操只得了令人咋舌的11分多,半个强项的定位早不知砸到哪儿去了。
当然,更令人咋舌的是她四字开头的总分,倒数第一的名次。纵然所有人赛前都因为清楚对手的强劲而未对俞木槿的战绩提出过高要求,这个结果也实在叫人大跌眼镜——更是真有点跌了华国队“体操大国”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