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粤省队那边真就这么难办吗?”张卉悄悄问了章龄:“子晴再怎么厉害,今年明年也上不了大赛,他们又何苦要这么早放弃老队员呢。”
“黄导本来确实不至于。可是那罗子晴的家长你也看到了,这里省队能要挟我们,那边家长也未必不能把省队要挟住。”章龄除了叹气还是叹气:“另外两组就不说了,陈导近几年手下出成绩的多是单项选手。她父亲是有野心的,当然确实也有见识,可这些东西由他堆在一个小姑娘身上,真未必是好事,这也是我为什么最终下定决心选了小棠而不是她。”
“是,说句不该说的,虽然这么上心的家长我是第一次见,但又觉着他们相处总有些怪怪的?”章龄在粤省两位小将之间更加偏向任小棠一些,而放弃柳曦更是不可能的,这对于搭档来说早就不是秘密。“而且子晴吧,总感觉她现在已经把能练出来的难度全给出来了,姿态什么的又没有从小抓好。还能提升的空间可能确实不大了。”
“不提升倒也没问题,能够保持住现在的难度打团体怕是也少不了她一个,只是升组就碰上发育关,都是不进则退。所以现在世界上二十岁出头的运动员是越来越多,曦曦虽然生日在上半年也不过是十九,真不明白为什么就是当过一次替补惹得这么多人对她有意见。她去年的表现有目共睹不说,本来要是选拔公平公正也未必就轮到她做替补呢。”
对于成绩单上这些恶意满满的分数,章龄当然是不可能服气的。虽然刚“出道”的时候无可避免地顶了个华国队司空见惯的“天才少女”名号,但三年时光足以证明柳曦更像一块璞玉,随着精雕细琢逐渐焕发出光彩。
事实上,即使如假包换的“天才少女”也是需要磨炼的。试问十六岁那个畏手畏脚的小姑娘和现在沉稳大方的“老将”哪一个更适合在赛场上所向披靡?从柳曦自己到教练们再到一堆体操迷一定都会选择后者,然而偏偏那些身居高位者会更加信任前者。
“现在多说无益,我们也左右不了裁判打分。所幸不管打分做什么手脚,全能上能比过曦曦的最多也就一个罗子晴,再怎么她也上不了今年世锦赛。至于这个全运会,再怎么曦曦也是有了五块金牌的人了。”章龄用两个“怎么说”结束了这个不愉快的话题,然后开启了新的不愉快话题:“本来徐若澄团体赛的表现和得分明明是有机会冲一把这块银牌的,但现在看情况好像不太好?之前听阮导说可能要退赛,到现在也没有确切地报上来呢。倒是杜明暖早早就退了——真是作孽啊,浙省队。”
“已经在24小时内了,我估计是不会退赛了。”张卉好歹也带过徐若澄,想想她这次的状况还是挺心疼的:“全运嘛。她们省队肯定不能就指着那一块平衡木奖牌的,那边多少人虎视眈眈地盯着呢?估计只要能上肯定还是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