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隔壁楼高三教室。
与高二教室里相对轻松的氛围来说,高三教室压抑了不少,尤其是尖子班,即便老师还没进班,班里也没有闲聊嬉闹的声音。
“夏阿姨,这边。”
闻松引着夏女士进了班,刚入座,夏女士就看到了放在闻松桌上的成绩条,上面记录了闻松转校以来的所有考试成绩。
入学一个多月,一共完整进行了三次大考,还不算那些课堂测验之类的。
在开家长会之前,江结夏特意和夏女士交代过,不要询问闻松的成绩,多鼓励闻松,因此夏女士准备好了一大段说辞来鼓励闻松,可这大段说辞,在夏女士看到成绩条后,什么乱七八糟的说辞全都化作泡影,压根儿不需要!
第一次开学考,闻松班排38,年排69。
这对于常年看到江结夏年排几百名开外的夏女士来说,已经是超级好的成绩了。
可,夏女士扫完所有成绩后,更是哑口无言。
第二次周考,闻松班排17,年排23。
第三次周考,闻松班排1,年排2,与第一名的胥宸成绩相同,二人并列第一。
短短一月,闻松一点点往上爬,最终到了第一的宝座。
夏女士定定看着自己的成绩条,没有说话。
闻松发现了她的沉默,垂在两侧的手忍不住紧了紧,看着夏女士越来越沉重的面容,闻松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他敛下眼,自己还是不够优秀,早应该把成绩条藏起来的……
半晌,他似是下了什么决心,哑着声音,“夏阿姨……”
“小松。”夏女士抬眼,目光里满是心疼,“你这段时间一定很累吧。”
闻松脑中空白了一瞬,短短一句话犹如千斤重,砸得他猝不及防,似是从来没有人和他说过这样的话,他脸上露出了一丝茫然。
小姑待他很好,可小姑也很忙,她需要不断工作养活自己养活他,所以他努力照顾好自己,成绩、人际交往、生活起居……不愿给小姑添任何麻烦。
他一向习惯了自己承担,哪怕是分化期高烧不退,他也没有给工作的小姑打电话,而是自己一人去医院拿了药打了针又回家睡觉。
而自己的父母呢?更没有同他说过这样的话。
闻松张了张口,说不出话来,累吗?当然了,可闻松听到自己的声音,“不累,还好。”
夏女士这话可不是客套的,看到闻松这幅懂事沉稳的样子,她十分心疼。闻松和江结夏不一样,江结夏从不隐藏自己的情绪,开心就是开心,伤心就是伤心,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所有情绪都会清清楚楚的表现出来。
而闻松,则完全相反,他将所有情绪藏在心底,然后从中挑选出最完美的情绪展现出来,让人挑不出一丝错。
作为一个母亲,夏女士希望闻松能和江结夏一样开开心心的,累了就说累,而不是藏着所有情绪。可她和闻松的小姑相识数年,多少也知道一些闻松的情况,也明白要求闻松和江结夏一样是过于苛责的。
有的小孩哭了有糖吃,那是因为有人宠。
有的小孩哭得撕心裂肺也没糖吃,那是因为无人在意。于是,小孩选择不再哭闹,因为他知道,没有人在意你是哭是笑。
夏女士满心满眼的心疼,她抓起闻松的手,轻轻拍了拍,温和的笑道:“等回家,阿姨亲自下厨,给你补补,你看看自己瘦成什么样了。”
其实闻松一点不瘦,刚刚好的身材,刚刚好的身高,有着少年气也有着成熟Alpha的气场,但有一种瘦,叫妈妈觉得你瘦。
夏女士就觉得江结夏太瘦,浑身上下瘦得仿佛只有骨头一样,她最初的想法是将江结夏喂的白白胖胖的。于是她尝试给江结夏做宵夜,但最后却没什么效果。因为江结夏挑食,大部分被老江吃了,几个月下来,反而是老江胖了不少。
夏女士盯着闻松上下看,心底里已经在盘算着怎么给闻松喂宵夜了。
孩子上学辛苦,她可得让孩子好好吃,养的白白胖胖的才好。
对此一无所知的闻松缓缓露出了笑容,十分从容地应下了“好”。
接下来的家长会,是夏女士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开家长会以来受到那么多羡慕的眼光。几乎每一个老师进教室都要夸一番闻松,随着老师每夸一次,班里各家长的视线随之灼热一分。夏女士都被频频投来的视线搞得有些不好意思了,毕竟之前替江结夏开家长会,那都是批评多于夸赞的啊。
很快,两小时的家长会结束了,夏女士被夸的意犹未尽。
夏女士在教室外等待着闻松收拾书包,突然看到一个瘦高的男生拿着试卷从办公室里走出,正和她迎面走来,夏女士愣了愣,“小宸?”她认得胥宸,毕竟当初江结夏打架就是为了帮这个男生,最后两人在警局录完笔录还是她去领的人。
并列第一的另外一个人就是胥宸,当夏女士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她只有一个想法,两个年级第一在江结夏身边都没能给他带出一丝对学习的兴趣,江结夏到底遗传了谁这么不爱学习,不应该是她啊,肯定是老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