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户们终于要见到顺子口中东家的小闺女,都跑来凑凑热闹。
只见萧淮奕先是从驴车里面抱出个玉雕一般的小胖娃娃,那小发髻扎得跟年画上画出来似的。
又见东家从车里牵出一个年轻的美妇,只瞧她容颜俏丽,神色温婉,身段纤纤。
庄稼人们都不知道该怎样形容了,对于这样一眼看出来养尊处优的富贵人,他们一般都叫做城里来的。
城里来的宁氏却不同于他们想的那般养尊处优,她挽了袖子,围了围裙,和丫环一起将屋子收拾半日,瞧着确实比先前齐整干净不少。
晚些时候,又自己动手做菜煲汤。
这些事情她在家做姑娘时日日都做,如今也不生疏,倒是对这样没有长辈请安,没有宅门规矩舒服的轻松日子感到舒心。
萧淮奕抱着五姑娘在他开创下的田地里逛了半晌,只见庄稼都有了成熟之态,那番芋的苗子早已经枯黄,庄户们都割来煮熟了喂给猪牛,剩下果实还埋在地里,只等东家定了日子,就好收获了。
蜀黍的包壳有些卷了起来,露出金黄的米粒。
卜庄头在同萧淮奕说着这些差不多同时段成熟的庄稼该是什么个收割的顺序,五姑娘一手扒着萧淮奕的肩膀,小脑袋却是弯了下来,伸出手指去够那金黄的蜀黍米粒,她见每一颗都是圆圆地排在上头,小手扣了半日也没扣下来一粒。
她索性指着那东西,打断了爹爹的讲话,自己含糊不清地说要。
卜庄头直接掰了一根蜀黍,将包壳去掉,一整个递给她抱着玩。
父女两个逛了半晌回去,只见院中炊烟袅袅,宁氏已经做好了晚饭。
一家人趁着晚霞的颜色吃了饭,篱墙外头赶牛放羊的孩子们才慢慢回来。
五姑娘可喜欢瞧这些热闹了,她兴奋地盯着路过的牛羊,又不敢靠近,只伸出指头指着它们惊呼。
孩子们瞧见这样的小萌娃也十分稀罕,赶着回家吃了饭,又约着过来找五姑娘玩。
王丫头的娘挑了一筐鸡蛋,叫她送过来给东家奶奶,王丫头想了想,又到鸡笼子里挑了一对毛茸茸的小鸡仔,一起送了过来。
到了院墙外,她又不好意思进门,只央了顺子给带进去。
顺子好笑地道:“平日也没见你胆小啊,送东西得自己进去才显诚意,叫我们代传算怎么回事?”
王丫头只好进了院子。
她原本担心东家奶奶会嫌弃他们这些泥腿子,不想却是个和蔼不过的主子,见到她还笑着招呼。
“这是鸡蛋和鸭蛋吧?”宁氏瞧见框子里的蛋,颗颗都是大的,可见是特意挑选过。
王丫头立刻接话:“奶奶真是好眼力。这是我娘攒下来准备着孝敬的,您别嫌弃才是。”
她又将另一个篮子放到面前来:“这是两只小鹅仔,想孝敬给小姐,小姐要是喜欢可以养着玩玩儿。”
宁氏被她伶俐的模样逗笑了,指着自家闺女:“你叫她月儿就行了,我们也是普通人家,不必太讲究。”
王丫头连连推辞说不敢,丫环也被她逗笑了:“是真的,你只管这么叫,这样才好养活。”
说着要将那篮子里的蛋给腾出来:“我数了数,待会给你铜板吧,眼下没有称,碎银子也不好称。”
王丫头一听说要给她钱,连篮子也不要便跑走了。
弄得主仆两个人一头雾水。
还是顺子给她们解了惑:“奶奶只管收着吧,一筐子蛋值个什么?要不是三爷前头给出银子,他们哪有这项出息。”
顺子将萧淮奕出资二十两鼓励庄户搞养殖的事情一说,宁氏这才明白过来王丫头的举动。
“我瞧这小姑娘倒是个伶俐的。”
伶俐之外,又比旁人多了一份周到,只看她还想着赠送一对小鹅给五姑娘玩儿。
顺子冷笑一声:“这丫头鬼主意可多了,她去集上抱来一只母鸡,一窝一窝地抱,到了如今,自己个儿一分钱没出,鸡啊鸭啊的养了一大帮。”
王丫头的这番操作早在庄子里被人翻来覆去地说了,庄户们每每说起来,都有些羡慕嫉妒恨。
原因如下:
别人家一年到头盘出一对猪仔,养羊的人家至少也得两年才能长大下崽。
唯有她养鸡,将个爱抱窝的老母鸡应用得淋漓尽致,也不管鸡蛋鸭蛋,两三个月下一窝,如今头一茬的鸡鸭已经长大开始下蛋了。
过些日子这些新长大的自己也能抱窝了。
一生十,十生百....
如此速度,简直恐怖如斯。
而且她养这些东西,全靠她那半瘫的娘在家看着就行,完全不耽误她自己干活。
不像别人家,还得专门出人手到山上放一整天。
庄户们越想越觉得自己亏大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