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红楼]吾皇黛玉 > 第153章 吾皇黛玉第一百五十三回

第153章 吾皇黛玉第一百五十三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既然不能走官路,那就只能走私路了。

太仓是金陵的出海口,金陵有铜铁,矿藏丰富,南浦又多产珍珠,且金陵又是薛家的祖地。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这句旧官谚其实也可以这样理解:铁变金,土变珠。占据了铁矿、珍珠的运输线,就能使家族产业如同丰年大雪,铺天盖地遍布天下。

薛蝌能在当上薛家皇商总理两年后,重新致富发家,靠的就是祖地的资源和良港海运。

若说其中没有猫腻,绝无可能,只是没有被人发现那条隐蔽的暗路而已。北上陆运铁器可至鞑靼,南下海运珍珠可至满剌加。

否则一次正常的朝贡贸易,还不值得劳动户部尚书的大驾。父亲在查薛家,为了防止沾带关系,告诫她此番不要动生铁。

码头上桅樯如林,帆影蔽日,万商云集,市舶司的榷场做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大生意,码头上做的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小生意。

在这里每一句话都有斤两可称,一个暧昧的眼神,一个特殊的手势,海船之下不同寻常的吃水线,都蕴含着交易价值。

黛玉心想,生铁可以不在茜香国的海船上,只要送到茜香国就行,买不到就截薛家的私货。她要比父亲更快一步发现薛家走私的路线。

展眼到了腊日,大雪漫天,收拾一新的贾府再度打开了大门,王夫人捧着手炉迎接宾客,但也只比前次一人未至的窘境要好一点。

来的客人中身价最高的要属家有二三千金过活的张德辉,其余是薛家从前的朝奉、掌柜、伙计,还有从前依附贾门的清客,除了詹光、程日兴两个因水月庵之故被流放了,其余单聘仁、卜固修、嵇好古、胡斯来、王尔调几个都来了。

倒还有一位外宾不请自来,便是贾胡安这个滞留在京的真真国使臣。

更意外的是忠顺王府也派人送了礼,王夫人坐在席间揭开礼盒一看,登时羞瞎了眼,是一对儿十锦春意香袋,与从前贾环那儿搜检出来的一模一样,只是上头还添了宝玉、宝钗的小名。

只把旁边薛家三房小姑娘,吓得满脸揉绢子,坐不是,站不是,藏也没处藏。

气得王夫人拍桌恨骂:“这小畜生合该作死,仗着不怕臊的脸,做了下九流的人。要还在我跟前儿,我不照脸摔给他去!”

薛姨妈在旁,也只好干劝一阵子,就借着催菜的名头,躲了出去。

王夫人将香袋撂进手炉里一烧,哪知袋内灌的是胡椒辣子面,经火一爆,鼻中一股辛辣直入囟门,害王夫人接连打了一串嚏喷,眼泪鼻涕登时齐流。面前的一桌菜肴全被她的唾沫星子喷了个遍。

众商妇也只得告罪离席,呼啦啦都走了。

贾胡安等充数的人,蹭了一顿酒饭,又偷了些菜果,揣进袖兜里走了。

宝玉耐着性子与父亲及清客们吃了几杯酒,听了几句溢美奖誉之词,就回来了。

宝钗顶着盖头,坐在喜床上,对外面的情景一无所知。

袭人今儿也一身红绸彩褂,充当喜娘,嘴里叨登的都是喜庆吉利话。

她对宝二奶奶的人品才干性情十分满意,却不知宝钗早在心里盘算着,该如何打发了她这个大权独揽的掌事娘子。

绛芸轩剩下的几个丫鬟,麝月、秋纹都是袭人的姐妹,几个三等丫鬟更是袭人一手带出来的徒弟,个个唯她马首是瞻。哪里还认得谁是宝二奶奶。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一个“贤”字,只有正妻才担得起,袭人算个什么东西,破席一卷,也配挂这个美名。

二人闲话了一篇,麝月掀帘道:“二爷回来了。”

袭人忙上去,驾轻就熟地替宝玉摘冠解带,将外面的喜服都脱下来,搭在肘弯,见他满脸酒气,不由道:“也不是什么达官贵胄,值得你一杯接一杯往下灌的,多少有个计较,才让人少操心呐。”

听了这一篇话,宝钗不觉偷掀了半卷盖头,见他主仆二人亲密无间,已是怒火中烧了,今夜是她的花烛夜,凭什么要多一个人出来。

宝玉展开手臂,就跟块木头似的,任凭袭人宽衣擦脸,“好好的动什么气?我又没横着进门,好歹还站得住。”

袭人朝喜床的方向一努嘴,冷笑道:“你也不用给我脸子瞧,而今你也娶了新奶奶了,从此自有人拘管你,我也只好当哑子,再不说你一声儿。”

“好姐姐,我再不这样了,你消消气。”宝玉禁不住她辖治,只好低声下气赔不是。

宝钗暗暗咬唇,低头想了想:宝玉是袭人一手带大的,主仆之间既有过肌肤之亲,又不避嫌疑;况且袭人自持贤良,却是二嫁之妇,再当不得房里人。此刻自己若摆了主母架子申饬她两句,一则宝玉不爽,二则有失风度。罢了,还是忍一忍,她终归是要出去的。

袭人又啰嗦了一通,麝月催至再三,才把秤杆子塞到宝玉手里,关门离开。

宝钗忙展眉微笑,敛衽端坐,等着宝玉走来掀盖头。

谁知新房的门被人哐当一声撞开,秋纹扑进来哭喊:“宫里的太贵人薨了!老太太撞跌了头!太太也昏倒了!”

“什么!”宝钗噌地站起,鲜红的盖头自凤冠上滑落。

四下人声嘈杂,似乎所有人都慌了,乱作一团,问天问地“这下如何是好?”、“该怎么办?”、“还活不活得成?”

昏黄镜中的花烛摇曳,一片惨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