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但为君故 > 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太皇太后眼周的细纹越发密了,媛媛下意识垂了眸,郑淑妃却攥紧了手帕,而傅楚楚瞪大了眼,青岚却是暗叹一气。

“骄矜归骄矜,寻死觅活做给谁看?”太皇太后语气不善,“难不成是要给我们天家落一个苛待逼迫的名声?”

“她怎么敢。”傅祯还在维护,“往日她从不曾这样,或许今日是骤然见到阿婆,惊中带喜,又被外头那一套东西吓着了,这才慌了神,举止失了分寸。”

太皇太后不愿依他,更觉他当着一后一妃的面如此为一个宫女开脱有失体面,就道:“既是御前侍奉的人,更该稳重,她既如此,往后侍君也少不得出岔子。更不该留在紫宸殿!”

他又解释:“人非圣贤。她平日里是个侍奉周到的人,孙儿也甚为满意。不过,”他说到这里,视线终于落到了郑淑妃身上,意味深长地道,“这都是淑妃的功劳。现如今孙儿想给她个名分,正好皇后也在,可以帮着想想,给她个什么名分才好。”

一语落地,众人皆惊。被点名的郑淑妃张口结舌。媛媛也抬个头,看向他时,他正往唇畔送茶,一路赶回来,终于说了一句舒心的话,不免得畅快一饮。

“皇帝!”太皇太后郁郁叫了一声,又郑重其事道,“她不过是个乐户转成的宫人,并非良家子,认真计较起来,连个普通宫人也比不过。她既得圣宠,皇帝赏赐金银已是天恩浩荡。可她未育皇嗣,便不宜给名分!”

郑淑妃听到这里,慢慢呼出一口气。毕竟,她知道徐莹的底子,子嗣缘分浅。

媛媛却叹了口气。傅祯既提了,便是有意,今日不封徐莹,他日也会让她成为宫嫔。君心如此,又怎会因为对方一个身份、是否有子嗣绊住脚。如果真是那样,那至高无上的皇权岂非太过廉价!

傅楚楚无奈闭了眼。此时此刻,她甚为后悔请傅祯提早回宫。若非如此,即便他知道那个叫徐莹的宫人调职弘德殿,那也得忍上一段时间,甚至会为了让他在意之人重回他身边而在阿婆面前卖几分乖巧,而非现下起了要给她名分的心思。

傅楚楚平生第一次觉着,她应该抬手往自己颊上抽两掌!

这时,傅祯慢慢放下茶盏,刻意问:“阿婆可是说,若她有了身孕,孙儿便能给她个名分?”

太皇太后被他这一句话逼得双眉一颤。他这是存心和她作对!

除郑淑妃怀娠外,宫里其余三妃连伴驾次数都少得可怜,皇后如今也被冷落,皇帝不思虑着平衡后宫,偏是要和一个贱婢生孩子!而那贱婢还不能生!

大概也是因为知道这点,太皇太后才说:“平民百姓之家尚且格外注重人丁兴旺,天家自是也喜看子孙昌隆。她若真有身孕,便是于国有功,将来给名分实属应该。”

傅祯点了点头,仿佛是迫不及待地要表达自己的决心:“淑妃不是已经有孕了么,再添一个有孕之人,将来或是皇子或是公主出生,能有玩伴。”

再添一个有孕之人……

话已说到这份上,太皇太后也不得不退一步,却也少不得提醒他:“皇帝的后宫,也仅有淑妃怀着身孕,要想让孩子们玩伴多,皆大欢喜才好。”

傅祯却没吭声。

当初这一后四妃本就无一让他中意之人,他在她们身上花心思的时候自然就少。他尤其不喜皇后的不解风情,他给过她机会,既然她不识趣,那他也没必要自讨无趣!

可是听到这里,媛媛开始气短。她既担了皇后的名头,自然就要用心侍奉皇帝,偏她一直没从傅祯的手劲里缓过来,因而畏惧与他有肌肤之亲,此刻却是太皇太后出面为她和余妃讨一个恩典,而那个恩典明显是傅祯不愿施舍的。

并非她高傲,而是她觉着男欢女爱本该是两情相悦油然而发之事,强求来的,除了让她难堪,剩下的就是可怜。她进宫前,阿婆和婶母嘱托她“多用一份心,多尽一份情”的话,也仅仅是能支撑她应对她和皇帝的夫妻名分。

她嫁给皇帝的确是她高攀,能和皇帝做正经夫妻,也是她乃至顾家的荣耀。是以,她会尽力做个好皇后,而非揺尾索怜的狗。

媛媛看得出来,傅祯今日坚持带走徐莹,不光是对她有偏爱,也是为了想真真正正做一次皇帝,大权在握,无人可驳。不然以他给人仁孝至纯的印象,他断不会为了徐莹和太皇太后硬碰硬。

媛媛随秦通匆匆而来,正是担心这祖孙俩因此生了嫌隙,那么这个时候又纠结其他做什么?

偏是她在皇后应有的职责和宽容大度上长出了明显的私心。

一个宫人得名分,放之历朝历代均非罕事。让徐莹有个名分,并不会引起非议,将来她还要遵守后宫规矩,比之留在紫宸殿可随时伴驾的时辰要少上许多,皇后也有了辖制她的理由。

媛媛站起身来,缓声道:“陛下既属意她,太皇太后又肯宽恩指教,何不就照着宫妃规矩教导?届时她能扬眉,也是太皇太后的一片苦心和慈爱,而那时,宫里多个人,也就更热闹了。”

傅祯翻看她一眼,媛媛却别过了目光。他之前看不懂她,此刻倒是品出了她的虚伪做作,打量他不知她存了什么心思?

太皇太后却点头道:“皇后思虑周全。——皇帝意下如何?”

不怎么样!

他一日也不想留徐莹在弘德殿。

太皇太后自然看出他的不甘,却实在难以满足他心愿,便刻意提醒:“皇帝,御史台的王坚上了一道奏疏,为着皇帝正式亲政的事。不过,政事堂的相公们太忙,还没腾出手来考虑这事。”

国朝实行群相,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的长官皆是宰相,且国朝圣旨下发也是由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议,再经由尚书省执行,而群相之中又有一人主持政事堂事务,称为禀笔宰相,多为中书令。为约束皇帝滥用皇权,每一道诏书均是由三省宰相集体所出,再由皇帝画敕才正式有效。除此,宰相还有封驳圣旨之权力。

太皇太后去岁有意让傅祯提拔官员,政事堂的宰相已经换了一位,可那禀笔宰相是太皇太后的族人裴翊。

其实不必提及政事堂,现下依然是太皇太后大权在握,她此时说起,无疑是在用至高无上的权力反逼至高无上的人。

江山和美人皆在手中,那是世间得意之事,只能选其一时,美人就只能化作一声叹息。不是世间情义不值得歌颂,是人心如此。

傅祯何尝不懂这个?他今日此举无非也是被逼迫的。他面上无光,应下此事时,又是咬碎后槽牙的无奈:“那便有劳阿婆指教她。”

一个宫人得宠于至尊的消息在阖宫传开,大卫宫城里的许多宫婢也随之燃起了一个皇妃梦。

而嘉定帝真正的后妃却在这件事中看了个清清楚楚,任你是高官亲眷,有倾城之貌,尚好才情,也会伤心于男人的心根本不会放在自己身上。

一个低贱的宫人即将成为嫔妃,与这群高门贵女站在一起,甚至比这群高门贵女更有荣光,因为帝王的宠爱,在整个皇宫,乃至整个大卫,都是无上荣耀的存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