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她在乱世一往无前 > 第40章 祈福

第40章 祈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陶监判本就已经在太子面前说不上话了,姜轻语反而也因为四处结交,被王妃避了嫌,两人一合算,想出了一个好出路——既然讨好不了王妃,何不将女儿送给太子?

听闻太子喜欢温顺美丽的年轻姑娘,府里的姑娘里,陶安然岂不是最佳人选?

把陶安然送给太子,既解决了陶家因为女儿住在鸿胪寺少卿府上,而名声不好的困扰,又能利用任人拿捏的陶安然在太子府内打听消息。若陶安然一朝得宠,陶家借势青云直上,更是三喜临门的事。

陶监判心里百转千回,颇为自己想到了绝佳的办法而得意,趁着元宵节,备了厚礼,登了太子府的门。谁知在门口等了整整一天,连太子的面都没见到。

好在人算不如天算,听闻皇上要带领百官去浅草寺祈福,并请示神明。陶监判顿时想起,自从户部的陈尚书被刺死、新上任的杜尚书自缢,太子却始终没有查出令皇上满意的真相,皇上在后来的诸多机密会议中,都没有再让太子参与。

那么,浅草寺祈福对陶监判来讲,岂不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就算皇上对太子不喜,那又能怎样呢?东宫又不会易主。

若他趁此机会,献上自己的女儿,一来能和太子联姻,二来,还能在太子心境低落之时,留下雪中送炭的美名。

若将来,太子需要他出来公然指认陶安然的真实身份,这一举动定能让皇上认为,他和太子都是不徇私的良臣,在国家大义面前,可以舍弃自己女儿/妾室的人,怎能不值得委以重用?

有了最后这一点,就能把陶安然的棋子作用发挥到极致,多一个妾室而已,对太子能有什么负担呢?

太子岂会不同意?

陶监判上次登门就没有被太子接见,所以这次,他干脆换了手段,计划让姜轻语出面,推荐自己家的女儿。母亲为女儿的婚事着想,也是理所应当的事。

至于若被旁人发现,姜轻语声誉受损,该怎么办?

——能怎么办呢?若一家之主的仕途无望,一个姨娘的声誉又何足轻重?

果不其然,用了斋饭后,皇上便点了几位尚书的名,要求尚书们陪他进三门殿,再问一问神明的想法。

皇上没让太子进殿陪,太子只能去昆仑殿候着。

其余官员和家眷们在则在更远处的太白殿里,怀净颇为用心,太白殿里也备了茶水瓜果,众人皆在耐心地等待着神明的指示。

昆仑殿不是个说话的好地方,陶监判和姜轻语本来正商量着,如何将太子引出昆仑殿,找个寂静的地方说说话。却听得重金请到的眼线来报,太子不在昆仑殿了。

好在姜轻语虽没见过太子本人,却对画像上的太子印象深刻,有十足的把握能辨别出他。两人便找了个由头,和身边的官员们寒暄一番,走出了太白殿,分头去找太子,陶监判往西,姜轻语往东。

姜轻语其实是个不识路的,平日里深居简出,即使是拜访各家府上的主母们,也都是马车出行,上京城的路都不认得几条,更不消说这殿宇巍峨的浅草寺了。

这寺庙里到处是参天古树、玉润琼宇,她绕来绕去,也不知自己走到了哪里。眼前这条路,拐过弯后,本来留了一条狭长的通道,走到通道尽头映入眼帘的却是篱笆和泥土。

远处桃树掩映之下,还有两个人背对着她,不知在低声说些什么。姜轻语时间紧急,又怕被人发现,自然无暇顾及,那两人到底是谁。她咬着唇,陷入两难的境地——

如果原路返回,怕是皇上就已经请了神明出了三门殿了,那么,她走过来花费的这一炷香的时间,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可若穿着她的云烟如意水漾红凤翼缎鞋,直接走进泥土里抄个近路,鞋子脏了是小事,等见到太子,殿前失仪不是更严重吗?

姜轻语站在原地,犹豫不决。

她抬眼望了望天色。

初春的寒意将散未散,申时的阳光染上金色的余晖,被流云遮掩着,渐渐埋入林间了。

远处的铜铃在檐下作响,仿佛在催促她,她咬咬牙,将双蝶云形千水裙的裙摆揽起,硬着头皮走进了土里。

土地松软,却有力地承载了姜轻语的足底。可她走不习惯,刚下过一场雨,土里还有一些湿滑泥泞。从土里踏出的每一步,都让她觉得带起了泥土的脚底更重了。

她强撑着泥土的重量,步履维艰地走着这片泥巴地。

一只猫猝不及防地从她面前跃过,擦过她的身体。

她一时不察,狼狈地跌倒在了泥土地里,发出“扑通——”一声闷响。土里的瓦砾划伤了她的右手,手掌心登时出现一道浅浅的血痕。

姜轻语忍住想哭的冲动,甩掉手上的泥土,用腰边的裙子擦掉手上的血,又低头去看沾了泥巴的裙边,长叹了一句出师不利。

她挣扎着站起身,将脏了的裙边系成一个结来遮掩泥土,才发现,先前背对着她的两个人已经听到动静,转过身来。

目光交错的那一瞬间,姜轻语手脚冰凉,只希望自己是个盲人。

或者戳瞎双目,以保性命。

因为她面前站着的,是太子和苏尚书的夫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