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祈月渡我 > 第13章 姑苏之旅

第13章 姑苏之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祁阳虽是气她不爱惜自己,但还是出去取了冰袋给梁越敷上,然后站在床边看她,梁越个子高人又瘦,趴在床上好长一条,祁阳心疼她之余又觉得有些好笑。

“阿越,你以后,疼了一定要和我说啊。”祁阳有些无奈地说。

“好,阳阳,休息吧。”梁越撑起身子看祁阳。

说来也怪,祁阳其实是个情绪很直接的人,开心了便会笑,生气了便会骂,可面对如一汪清水般的梁越,祁阳总硬不起语气说任何一句重话。

但祁阳还是有些气不过,生了点坏心眼。

“阿越,我看看,伤在哪里了。”祁阳一字一顿地说着,无端有些阴恻恻的。

她在床边贴着梁越的腿坐下,手上稍使了些力,撩起梁越的衣服,顺着梁越的脊骨一节一节地往下顺。

这种介于痒和疼之间的酥麻感,杂着一丝羞臊让梁越几乎要趴不住,可怜巴巴地告饶:“阳阳,我下次不会了,我们休息吧。”

————

对祁阳来说,此次来上海,能请到苏谦担任制作人实在是意料之外的收获。

祁阳自己便是一位很全能的乐手和编曲师,在北京的小半年里,祁阳自己已经在录音棚里较为粗糙的捣鼓了大约二十几首曲子,其中的人声、配乐以及大部分的填词都是祁阳自己弄的。

如今联系上了苏谦,加上星衡传媒的场地和设备,就可以依着专辑的概念进行试唱和选曲了,定下选曲便可以一首一首细细地打磨词曲和编曲,之后再请乐手排练,录歌,后期混音,宣发。

进度加紧些的话,年底专辑就可以备案发行了。

鉴于苏谦的档期排到了一周之后,梁越和祁阳准备去苏州玩几天,次日便出发,带着新买的相机。

上午天气不错,祁阳哼着歌懒懒地靠在座位上看车窗外的风景,手也不闲着,一会儿摸摸梁越的脸,一会儿捏捏梁越的胳膊,一会儿又放在梁越腿上。

火车上,梁越把相机搁在腿上,研究着极厚的一叠刚打印出的使用指南,一只手翻页,另一只手腾出来固定祁阳的手和纸张。

苏州新火车站出自建筑大师崔愷之手,南临护城河,北临苏站路,站房的设计融合了现代化的简洁利落与江南的古雅风韵,在干净古朴的粉墙黛瓦之中,仿木的栗色钢架纵横交错,四脚巨大菱形灯笼支撑起仿古设计的屋顶,苏州站的牌匾黄底黑字 ,与护城河对岸的姑苏古城遥相呼应。

才出站,扑面而来的带着潮气的风,放眼望去是蓝天飞鸟,宽广的护城河,飞檐翘角的古城楼,回头是带着江南园林特色的站楼,白墙,灰瓦,木梁,梁越望得有些痴。

不愧是,中国最美的火车站。

苏州和上海很近,梁越是来过苏州的,她曾跟着导师来苏州参加冷泉港亚洲学术交流会议,她虽还能回忆得起会议内容,却已回忆不起苏州。

从出站的那一刻起,便像是踏入了诗里的江南,两人都穿着那日一起买的创意T恤,祁阳背着琴,梁越脖子上挂着相机,拉着行李箱,两人手牵着手站在广场的平台上,认真地看在城楼飞檐间盘旋着的飞鸟,时而升时而落,时而聚,时而散。

鸟儿许是这世界上最自由的生灵,翱翔于蓝天白云之中,振翅于万里山河之间,祁阳想。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她们的江南之旅,始于姑苏古城。

古城和车站看着只有一河之隔,两人也没打车,结果等她们终于走到典型青砖白墙小桥流水人家的街道时,已是中午的饭点。

祁阳又是热又是累,终于觅得一点荫凉之际,一屁股在行李箱上坐下,可怜兮兮地看着梁越:“阿越,我要融化了。”

自打到了苏州,梁越就举着她爱不释手的相机到处拍。

祁阳看见梁越站在她面前朝她眨眼睛,心道不妙,果不其然,梁越对着她举起了相机。

在梁越按下快门的前一秒,祁阳端正了坐姿,挺直了腰板,朝着梁越粲然一笑。

女艺人是有敏锐的镜头感的,祁阳表示。

梁越有些哭笑不得,但也狗腿地附和着祁阳。

梁越记得刚才路过一家卖苏式绿豆汤的地方,对祁阳说:“阳阳,等我一下,我去买点喝的。”

苏式绿豆汤里添了糯米蜜枣葡萄干青红丝和薄荷,甜甜的,凉丝丝的,还带着薄荷的清香,祁阳端着那碗绿豆汤喝得津津有味儿。

这个世界上的食物在梁越眼里大致归为两类,能吃的和咬牙能咽下去的,这苏式绿豆汤对于北得不能再北的方人梁越来说显然归在了第二类,梁越秉持着不浪费原则,一口闷了碗中的甜水儿,又捏着塑料小匙把碗中的固形物悉数拨进嘴里,然后还了碗,慢条斯理地蹲在祁阳旁边擦手。

后来的一段路,梁越是拖着行李箱连着行李箱上的祁阳一起走的,遇到颠簸处,梁越会回头看祁阳,每回看祁阳,祁阳都眦着牙朝她傻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