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此话何解?”沈旆宁这话字面上说得直白,反倒是勾起了齐颂的兴趣。
顶着那快要在她身上戳出来两个窟窿的灼灼目光,沈旆宁默默吐出她记下的:“陛下是君,君子之事上也[1]。”
“杨大人,”齐颂直起微微前倾的身体问:“这跟你陪朕下棋何干?”
“既忠君,那微臣的行为必将以陛下为首。君臣间博弈,无论输赢,输的都是微臣。”
思绪在心里兜了几个圈子,沈旆宁自觉说不出那些弯弯绕绕的话来,可她又无法坦白事实真相,便干脆换了种说法。
阿谀奉承的话平日里齐颂没少听。
无论真心亦或是假意,哪怕当初晋王,明面上的话大多也都带着恭维。
可这会,齐颂望着眼前面不改色的那张脸,敏锐地察觉到了怪异,却又说不上来哪里奇怪。
“杨大人是怕朕输不起?”
“陛下不会输。”
“既然杨大人笃定朕会赢,那为何不敢和朕下棋?”
“陛下肯定会赢,那这棋微臣下了也只是浪费这些时间罢了。”
都说帝王心思深如海,沈旆宁生怕语气稍有停顿会显得不真诚,齐颂问一句她便接一句,最后连揣度考量都省了,搬出了往日在家里应对杨母的法子。
几句话下来,齐颂生平头一回感受到拳头打在棉花上,有力无处使的滋味令他瞬间哑然。
若是朝中旁的官员得他恩准,面上定是欢欢喜喜谢恩。
哪怕为了拍马屁不敢真的赢他,那也会在过程中好好表现一番。
而他——
齐颂撩起眼皮认真打量他从未注意过的左郎中。
进来后就规规矩矩如同木雕般坐在那,圆滑得像块臭石头。
只是这念头刚生出,齐颂又倏忽恍然。
难怪这左郎中户部任职三年他都并无印象。若不是昨日注意到,他怕是能凭着这种圆滑在这士族遍布的朝中混到告老还乡罢?
沈旆宁并不知道这无声的静默下,皇帝的心思早已经千回百转,甚至还因她刚才那番迫不得已的话无中生有揣度出了别的想法。
“如此。”
对面男人曳长的尾音让沈旆宁呼吸猛地收紧。
等待下文时却又听他轻唤了声:“承影。”
若不是琉璃灯盏上火苗颤动,沈旆宁都以为人是凭空出现的。
望着眼前融于夜色的墨衣,让她觉得胃里一阵翻腾。
“送杨大人回去。”
沈旆宁:??
“不用!”
比起进来后一直保持的拘谨,沈旆宁这一嗓子反倒是吼出了真情实感。
声音盖过了齐颂,惊得守福都不由朝她瞥来。
察觉到失态后,整个神情都僵住的沈旆宁无措地朝端坐对面的男人望去。
慌乱一眼似拨开云雾,令她好奇的容颜在烛火映照下已然清晰。细看下更确认了和当初杨远清描述给她听的模样大相径庭。
如天潢贵胄似的倨傲甚少,疏朗清隽中只显露着属于帝王自有的无俦尊荣。
在三人齐齐注视下,沈旆宁又赶忙收回目光,压低眉眼解释:“多谢陛下体谅,天色尚早,微臣可以自己回去,就不劳烦承影大人了。”
思来想去还生怕皇帝拒绝,她又猛地抬起头,眼神无比诚恳:“太医也说,多活动活动筋骨病好得快,微臣也想早日替陛下分忧。”
齐颂从方才的讶异中回过神,将她脸上生动的神情尽收眼底,最后忽地失笑:“这戌时已过,外头天寒地冻,杨大人若想活动筋骨那便明晨早起,朕让承影备马车送你回去。”
听说不用被倒挂着扛回去,沈旆宁才松了口气不再推辞。
-
随着来客离去,殿内空气似乎也悄然静置。
齐颂端起沁凉的茶盏,眉宇间落下思绪的神色。
“陛下。”
守福上前给他换上新茶,视线落在他又恢复以往的漠然上,木然的眼神有片刻闪动,只是片刻后又归于沉寂。
直到茶水温热再次在指尖消散,望着桌案上一子未动的棋盘,齐颂突然问起:“守福,你觉得这杨远清如何?”
“倒也是个怪人。”
斟酌回想良久,守福才讷讷附和一句。
此时沈旆宁并不知晓她离开后两人这短暂的谈论。
回程沿路撩着车帷向外看,到了离杨家还有些距离的地方她就连忙冲着前头驾车的承影喊停:“承影大人,这还有几步路,我走回去便是!”
“可陛下有旨——”
“承影大人!”沈旆宁赶忙截住他的话提醒道:“您难道忘了,我是如何出来的?”
从房顶离开,待会再驾着马车大摇大摆从门口进,看了眼天色,沈旆宁半点也不想再被杨远清缠着打听盘问。
好在她刚说完,就听见车帷外头的承影吁地一声勒紧了缰绳。
等马车停稳后沈旆宁掀开帷子往下跳,踩在并未蓄积多厚的银砂上发出喀嚓轻响。
“杨大人说得对,是在下疏忽了!”
沈旆宁摆摆手:“不妨事,那——”
只是还不等把话说完,她就再次感受到了熟悉的天旋地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