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隐的想说与不想说之间,界限非常明显。一再的逼问,只会让她的谎话越来越离谱,最后离谱到她自己都会信以为真的地步。
她默默看着林隐摆弄着吧台上的这堆花枝,看了许久,突然问:“还记得你申请失败的那次么?官方回复的邮件里写了什么?我记得好像是作品集不能……唔,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很抱歉,作品集未能引起老师共鸣。”林隐淡淡地回答道。
“对,就是这句话。”蒋梨拍了拍桌面,“后来还成为了江美里的一个梗。”
“梗?”
“意思就是但凡后来有人去参加什么活动没有成功的话,大家都会拿出这句话来调侃。”蒋梨说着,打开手机翻出了一张截图照片,递到林隐面前,“看,这学弟上个月去参加了一场脱口秀比赛,结果海选就惨遭淘汰,于是满屏的安慰话都是 ‘很抱歉,段子未能引起听众共鸣’。”
林隐看了眼照片,不知道笑点在哪里,问道:“你还在这个校友群里?”
“对啊,说不定哪天这些学弟学妹就是我们三木的消费群体,不能错失每一个顾客嘛。”
林隐默默停下手中的动作,认真地看向蒋梨:“上次我和你说过的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她半年前刚回国的时候,曾经向蒋梨提过,她想分担三木一半的租金或者干脆注资。只是后来诸多事务缠身,提议搁浅至今。
但有些事情既然提起了,总该有个答案。
她不是一个说过就忘的人。
“不考虑。”蒋梨干脆地回答,“上次我就说过了不考虑。”
“如果是钱的问题,你不用担心,我在曼特堡这两年一直都有收入的。学校附近每周都有一个集市,我的画在那里一向颇受欢迎。另外还有一个本地的ArtP网站,很多画挂在上面也能卖出一些高价。”
“不是钱的问题。”蒋梨难得的严肃起来,“是我永远不想和你有任何利益上的牵扯。这是我爸用亲身经验得出来的教训,亲人也好、朋友也罢,只要成为了利益共同体,最后几乎都是以分道扬镳、形同陌路来收场的,甚至有人反目为仇,连朋友都没得做。”顿了顿,她继续,“我不是不相信你,也不是不相信我自己。而是觉得,我们没必要冒这样的风险。”
林隐垂了垂眸,也不再抗争,拿起剪刀继续剪余下的花枝。
蒋梨偏头看了她片刻,忍不住叹道:“话说回来,第二次申请的时候,我们都以为你会套用丁娆的风格去迎合E大的审美,但你最后还是坚持用了你自己的技法,并且成功了。”她一边摇头一边感慨,“所以有时候我不得不佩服,别人都以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你却总有办法能做到。”
林隐依然没有说话,等到终于将一束鲜花全部剪完放进花瓶里后,她这才看向蒋梨,脸上淡淡浮出一丝倦容:“如果天赋不够,剩下的,也就只能是努力了。”
*
下午的画展是私人邀请制,港城一位小有名气的艺术家在江城的首次个展。
策展人是田甜,蒋梨的高中同学。
虽然两人当初因为林隐加入社团的事而闹得剑拔弩张、互相看不顺眼,但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田甜反倒先偃旗息鼓了。
桐高毕业后,她去英国读了艺术管理学专业,听说两年前回国发展,如今已经在文艺界混得风生水起了。
这次又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专门给蒋梨送来了两张票,还特地嘱咐她带着林隐一起来看展,说是三个人要好好叙叙旧。
画展开在 “疏影巷78号”。
作为江城顶级的画廊之一,此处几乎不对外开放,只限私人邀请。所以盛名虽久,但作为艺术生,蒋梨和林隐却也从未踏足过。
小巷不长,大约两百米远,只容一车通行。
蒋梨怕车堵在里面,就先在路边泊了车,然后与林隐步行走进。
行至半程,右边一排爬满了藤蔓植物的矮墙间,露出了两扇黑色大门,红砖墙上钉了一块蓝底白字的路牌:疏影巷78号。
这是画廊的地址,也是它的名字。
蒋梨掏出邀请票,正准备和林隐一起进门,一辆黑色的宾利突然从后方驶来,并且响起了两道短促的喇叭声。
林隐拉过蒋梨,两人向墙边退让了几步。
同时,宾利车驱近,后座缓缓降下半扇车窗,一个妆容精致的美貌贵妇向她们微微颔首以示歉意:“打扰了。”
不等她们回应,车窗又已升起,宾利一路向内,长驱直入。
门口的工作人员立刻拿出对讲机叫道:“黄小姐到了。”
林隐定在原地,瞳孔迅速收缩成两点尖锐的寒芒。
她知道,今天果然没有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