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暄看着他,替他整了整衣冠,又将兜帽向下拉了些。
林辙握住他的手,笑道:“再往下要看不清路了。”
楚暄“嗯”了一声。
林辙凝视他片刻,展臂将他搂住,紧紧抱着。
“不要担心。”他抱了一会儿,又松开,捧着楚暄的脸轻轻地吻他,二人额头相抵,“我不会有事的。”
楚暄点头:“我们在咸阳见。”
彼此又抱着温存了一阵,最终是楚暄先放手了。
林辙想了想,解下湛卢递给他:“哥哥,你拿着这剑,别人便不敢来招惹你。”
楚暄摇头:“我又不会使剑,拿着也无用。”
林辙却道:“这剑带在我身上太过招摇,放你这儿吧,昨日乐将军已给了我许多兵器,有那些防身足够了。”
楚暄想了想确实如此,也就收下了,他取出怀中的狼牙匕首,“那你拿着它,以备不时之需。”
“好。”林辙交代好一切后跃上马,调转马头对楚暄笑道:“回去吧,再看我便不想走了。”
楚暄不言,仍是站着看着他。
二人相视一笑,林辙最后看了楚暄一眼,转身驭马而去,不再回头。
楚暄盯着前方许久,直到人消失在视线中,他转身准备回去,突然瞧见身后不远处站着个人,正是魏冉。
楚暄心头咯噔一响,表情僵住,魏冉却是笑盈盈地朝自己走来,他连忙行礼掩住尴尬:“不知魏将军竟在此等候多时。”
魏冉朗笑三声,拍了拍他的肩膀:“不多时,不多时。”
“想来将军是武艺高强,走路都不带声的。”楚暄微笑,冷不防调侃道。
魏冉没有接此话,含笑看着他,称赞道:“你们两兄弟感情真好!真叫人羡慕啊!”他眼中闪着羡慕的光,将手重重地往楚暄肩上一搭。
楚暄险些一个趔趄,微微皱眉,牵了牵嘴角,又见魏冉目光炽热,慨然道:“你俩也到婚配的年龄了,可有心仪之人?若无相中,此事过后我也可成人之美,替你二人……”
“不麻烦将军了!”楚暄当即打断魏冉接下去的话,正色道:“我二人皆已心有所属!”
“哦……是谁家的姑娘?这么有福气?” 魏冉一顿,眼中透出些许遗憾。
“此事日后再议,在下替阿辙谢过将军的一番美意。”楚暄莞尔,微微躬身拱手称谢。
魏冉这才恍然,一拍脑门道:“哎!对!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先想想怎么把稷儿从燕国接回来!”
——
从城外回来,二人直往王宫去,魏冉带着楚暄前往议政厅,此刻早朝已结束,乐毅与赵雍正坐于厅中商讨着什么,见二人来了,乐毅上前将人迎进门。
入席后,赵雍看了乐毅一眼,乐毅开口道:“王上有令,末将将与楚公子一同出使燕国接稷公子,末将会调动麾下得力的亲卫同行。”
魏冉闻言拍案,激动道:“好啊!何时启程?”
乐毅却道:“您留下,只有末将和楚公子去。”
魏冉一懵,不悦道:“什么?那你叫我来是何意?”
“是本王叫外使来的。”赵雍突然开口,“本王有事与外使相商。”
魏冉疑惑半晌,只能应下:“是。”
乐毅看向楚暄:“事不宜迟,午后我们便启程,只是不知燕国可愿放稷公子归国。”
楚暄沉吟,答道:“这事交由在下来办。”
——
午后,乐毅的队伍自邯郸城驶出,一路向北前往燕国蓟城。
楚暄与乐毅同坐一辆马车,途中二人聊起了燕国。
“燕国外忧内患方平,国中百废待兴,当年子之一事闹得满城风雨,燕国王室险些绝后。”
“我听闻当年正是赵王派兵将远在韩国的公子职接回燕国的。”楚暄道。
“对,王上正是派末将前去。”乐毅点头,“当时燕国除了内乱,齐国的乘虚而入才是对它最大的破坏,燕国险些亡国,还是燕太子妃带兵死守国门等来了赵国的援军和公子职归国。”
楚暄淡笑:“乐将军说的太子妃可是秦惠文王之女?”
“正是,楚公子先前在秦国可与她相识?”
这一句勾起了楚暄的回忆,想到当年的自己与林辙、嬴钰他们一同骑马、游玩,心中无比惆怅,又想到儿时的自己做出的那些混事,尴尬更甚,最终抿唇心情复杂地点头道:“儿时在秦国作稷儿伴读时与钰公主打过照面,算是朋友。”
“那便好办!”乐毅扬眉,“末将听闻如今的燕国正是由这位秦国公主与新任燕王一同执政,当年燕王归国年仅八岁,对其王嫂守国门一事深感敬佩,登基那日便举国昭告封其嫂为‘昭仪夫人’,称及冠前要与她一同执政。”
楚暄想起之前在魏国的茶楼内听到隔壁间的谈话:“确有耳闻,想来这位燕王也是位孝子,忠孝心善者亦会爱民如子。不知乐将军可见过他?”
“当年虽是末将前去接他回国,但也只是遥遥看了一眼,他虽只是个八岁的孩童,却是气度沉稳,有君王之风范。”乐毅道,“稷公子归秦一事还需他们二人首肯,楚公子若是与这位昭仪夫人是旧交,或可与之商谈一番。”
此番出使燕国商谈定是免不了的,楚暄心知肚明,也知道定是由自己去谈,遂点头应下。
——
五日后,众人抵达燕国蓟城。
蓟城虽为燕国的国都,却因先时内乱满目疮痍,如今城池已经过修葺却仍旧萧条,主干街道上也没什么行人,相较于其他六国更显苍凉。
楚暄拉开车帘,此时日头正盛,日轮的光弧切着王城的顶端,万丈明光铺陈过整片城池,方才的萧瑟苍寂被这阳光席卷一空。
昭昭之明,如日方升。
到达王宫外,乐毅下了马车,将使臣令和公文交由宫卫,宮卫像是早知道他们会来,也没多问就拿着东西转身入宫。
一个时辰后,那名宮卫出来,带着乐毅和楚暄到议政厅西侧厢房内。
楚暄刚要坐下,一名宫侍便叫住了他:“楚公子,王上让您前去觐见。”
楚暄看了看乐毅,又看向宫侍:“只有我?”
宫侍微笑:“王上说只让您去,乐将军便在此稍作歇息。”
楚暄闻言点头,跟随宫侍出去,二人向外走却不是到议政厅,楚暄有些疑惑,那宫侍带着他绕过一面墙,抵达芳华阁外。
门是敞着的,内里尚无人,宫侍领着他入了房中,临窗的位置摆放好了茶水,宫侍带他过去,待楚暄坐下后帮他倒茶,让他稍坐片刻便起身退出门外。
楚暄环顾四周,这是一间书房,不算太大但书却不少,房中的陈设令他隐约有种熟悉的感觉,像是当年在太华宫的书房中。
窗外的梧桐叶尽数金黄簌簌落于塘中,清风拂过,远处传过轻快的脚步声,似是一路奔跑而来,步履轻盈,少女如莺般的笑声飘入耳畔。
脚步声逐渐近了,楚暄抬眼看向敞开的门,记忆与现实交织在了一起,天光中现出一抹清丽秀逸的身影,他怔了怔,耳边传入熟悉的话音却比多年前多了份沉稳。
“安羽哥哥,许久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