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烽火燃七星[战国] > 第46章 寄明月

第46章 寄明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名年迈的侍从抹去眼角的泪,接过张仪的行囊,哽咽道:“相国大人,您可算回来了,府上、府上的人……”

张仪握住他的手,温和地笑道:“无妨,能看到你们我已是欣慰。”

楚暄扫了一眼院中的光景,只觉得荒唐,心底冷笑。

一名年轻的仆从走上前,沉默片刻,略显忐忑地说道:“前些时日,新王……新王派人到府上通传,若是张子。”他面色一白,自知说错话,立刻改口,“若是相国大人回秦国了,请、请大人携……相印入朝,新王有事需当众询问……相国……”

楚暄闻言脸色立刻就沉了下去,不满地质问:“当众询问?有什么可询问的?怎的?新王还……”

后面的话被张仪止住,张仪拍了拍楚暄的肩膀,对他摇了摇头。

楚暄气得咬牙,也没再说下去。

张仪从容地对着那仆役笑道:“请帮我到宫中回禀新王,张仪已经回到秦国,明日早朝便携相印拜见新王。”言毕便向卧房走去。

“是。”仆役欠身行礼,跑出门外。

楚暄和林辙无声地跟在张仪身后,楚暄满心忧虑,心事重重,没发现自己一路跟着张仪到达了他的房门外。

张仪止住脚步,转身看着身后的二人,微笑询问道:“你们有什么想说的话吗?”

楚暄回过神,轻声问道:“先生,明日上朝,会不会有事?”

张仪摸了摸他的头,看着已然高出自己许多的义子,安抚道:“你们放心,先生不会有事的,只是这秦国,恐怕无法再待下去了……”他苦涩一笑,又道:“今日早些休息,明日退朝后,我们就收拾行囊,离开秦国。”

他略一顿,面带歉意地苦笑道:“若是你二人想留下也可……”

“先生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林辙不假思索道。

“对!”楚暄点头,拉住林辙的手,对张仪道:“我们跟着先生,天下之大总有归属!”

张仪觉得眼眶有些湿热,目中微光闪烁,说话声音染上了些颤抖和沙哑:“好!你们先回屋歇着吧,一路行来也累了,午后我去书房整理一下。”

二人点头,拜别了张仪转身回到自己的房中。

林辙很自然地楚暄进了房门,刚跨进一脚,就被一名侍从叫住:“小公子,这里有您的一封信,是前些时日从蜀地寄来的。”

“巴蜀?”林辙疑惑地接过,对侍从道了声谢,走到楚暄房中的案几边上坐下,打开信封看了眼,看到署名时扬起嘴角。

林辙贤弟亲启,

一别数月,可念兄乎?早闻父王大限将至,吾便主动请缨随司马将军一同镇守巴蜀,数日前父王发丧,此事终了吾便离去,现已抵达蜀地,与汝师司马将军相聚。司马将军身子硬朗,勿担忧。

寄此信以报平安,汝若回咸阳,务必书信于吾告知安好。

假以时日,可携汝“妻”赴蜀地,为兄定设宴款待,把酒言欢,与贤弟共话家常!

望贤弟安好!莫要太念兄!

嬴恽

楚暄坐在一旁默默看着林辙,扫了一眼信,调侃道:“笑成这副模样,莫不是哪个小美人投来信件,以表芳心?”

林辙闻声抬起头,回过神,挨到楚暄身边抱住他,略带撒泼地晃了晃:“怎么可能!我眼里只有哥哥,哪个美人有哥哥好看?”一边说还要不停地亲楚暄的侧脸。

楚暄歪头闪躲偷笑,状似嫌弃地推他的头。

林辙嬉笑着坐正,将信递给楚暄:“是恽公子寄来的,信上说他和师父在先王驾崩前就去巴蜀了。”

楚暄颔首,没有去接信,突然想到什么,他起身将方才递信的侍从唤来。

侍从进屋后行了个礼,楚暄便开门见山:“我们离开的这一年中,秦国可有什么大事发生?”

侍从想了想,答道:“回公子,年初时,宫中传出先王大病,卧榻不起,紧接着便是嫡长子被立为太子,旬日前先王仙逝,太子荡继位。”

楚暄蹙眉,沉默少许,问道:“那其余公子呢?”他略微停顿,问道:“稷公子呢?”

侍从答:“具体的事小的也不太清楚,公子们大多应当都留在宫中辅佐新王,只有稷公子……稷公子被先王安排到燕国作质子了。”

侍从知道楚暄先时作少师,辅佐嬴稷,想到这忍不住唏嘘,叹了口气,“这燕国内乱刚平,简直是苦寒之地,破败不堪,稷公子这趟过去,可真是……”他忍不住同情,小声说道:“先王也是狠心啊,但好在,钰公主在燕国。”

林辙打断:“钰公主?可是公主嬴钰?”

“正是。”侍从回道。

楚暄看向林辙,沉默少顷,开口道:“阿辙,我其实一直想和你说这件事……”

林辙看着他,只见楚暄神色凝重,继续道:“钰公主她……几年前嫁到燕国去了,就在你去义渠征战的那一年……”

林辙却无半点惊讶,笑道:“我知道啊,之前就听嬴恽说过了,甚好!公主本就该嫁给身份显贵的王亲贵胄,只不知是燕国哪一位公子,如此有福气,能娶公主为妻?”

“她嫁给的是燕国太子。”

“那很好啊!太子身份尊贵,和公主……”

“但……燕国太子在公主到燕国没多久,就逝世了。”楚暄神色凝重,不忍说道:“也就是说,公主刚过去,就守寡了。”

“什、什么?”林辙怔住了,震惊地看着楚暄。

嬴钰嫁去燕国的那段时日他正与司马错一同攻打义渠,义渠一战结束后,便前往蓝田军营,对于朝中的事和各国的动向所闻不多,嬴钰嫁去燕国还是和嬴恽谈天时知晓的,那次嬴恽没有继续说下去,他便不再多问,只是他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可公主才刚及笄……先王他……未免有些残忍吧……”

“先王有自己的苦衷,怎么说钰公主也是他唯一的女儿。”楚暄叹了口气,对林辙道:“昔年燕王哙禅让丞相子之,燕太子平率领党派与子之一党公然对决,燕国朝中一团乱麻,内斗不止,百姓无宁日。太子姬平死守王位,为战子之一党,并树立威信,他请求秦国与燕国结下联姻之盟。先王之所以会同意联姻,是在当年五国攻秦时二国就已定下盟约,若燕国愿退兵来日需秦国相助时,秦国必须无条件答应,只是那会儿先王也没料到对方会提出要娶钰公主。”

“钰公主刚到燕国,太子姬平便迅速成婚,可成婚当日,子之趁着举国松懈之余对燕国王宫和太子姬平来了场偷袭,太子姬平与之斗了一整晚,最终被乱剑砍死,但钰公主被他派人护着躲在了王宫地下密道,未伤及性命,只是刚一成婚,便守寡了。”

这件事是后来张仪告诉他的,嬴驷派出的千余精兵中有一部分是保护嬴钰的禁卫军,在嬴钰临行前夕,嬴驷就对他们下令若是嬴钰在燕国遭受了委屈或者需要帮助的务必第一时间通知自己,故而子之突袭王宫一事一发生,他们就连夜向秦国报信。

但嬴钰后来凭一己之力与燕国王朝的贵族老臣们一同守住了燕国,嬴驷得知后才放下心来。

林辙听完一阵唏嘘,连忙问道:“那后来呢?”

“后来齐国派兵入燕国境内,杀死了子之一党,只是这一来便不走了。齐国野心勃勃,想借此机会从内部吞噬燕国。好在钰公主与燕国的王室贵族、老臣们一同齐心协力,守住了燕国,而燕国王室最后的一位公子——姬职,在赵王的帮助下回到了燕国继任王位。”

听到这里,林辙才长舒一口气,但这一大段听下来,他仍然有些震撼,心中很不是滋味,好半晌没出声。

楚暄看着林辙的双眼,猜到林辙心中所想,安抚道:“阿辙,你不必多想,有些事早已板上钉钉,公主不论喜欢上谁她都必须履行这一段政治联姻,这就是生在帝王家,由不得她选择。”

林辙点了点头,轻叹一声,苦笑道:“哥哥,我明白,我只是觉得……有些惋惜……公主她身份高贵,又是个了爱自由,不喜束缚的人,却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甚至……早已被安排……没想到身份尊贵的人也会身不由己……”想到那年在王宫校场,那个清丽面容,英姿飒爽的少女,信誓旦旦地对着自己说,她的命运要自己抉择,林辙便十分惆怅。

楚暄见他神思恍惚,眼中现出惆怅,笑了笑握住他的手,说道:“位高权重之人反而更加身不由己,他们生来就背负了许多责任,以及父辈给予的厚望,这些东西都将化为束缚他们一生的枷锁。相比于他们,平民百姓反而活得更自在。因此人各有命,这世间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是与非,公平与否。位高权重者未必能够放纵心意,穷困潦倒者也不必迁就世俗。如今她在燕国也有了作为,燕国上下都对她敬爱有加,往后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嗯。”听完他的话林辙释然了许多,点头道:“希望有缘还会相见吧。”

楚暄莞尔,再度思考嬴稷此番去燕国为质一事,应是嬴驷临终前为了保护他所做的决定。

只是……为什么不立他为储君呢?

真是因为“立嫡为安”吗?

想到这楚暄沉思了片刻,末了轻轻叹了口气,此番一别怕是此生无缘相见了,回想这六年做少师,在太华宫的伴读日子,嬴稷怎么说也算是自己的半个学生,不免感到惋惜。

或许这就是命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