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石不赞同,他们住的偏,最近又因为在镇上卖老虎的事儿名声大噪,赚的银子很多人一辈子也赚不到,他们这一不在家,难免就会有人有小心思。
辣渠在怎么强悍,到底也是个小哥儿,很多事儿不方便出面。
“行吧,行吧,听你的。”
辣渠拿周石没办法,就看着他们离开,转头王羊就带着王文朝到家里来了。
王羊:“我听说了,石小子不在家,我就带着文朝过来你这边玩,就是文朝得读书,可能会有点打扰。”
“没事,我还没听人念过书呢,正好可以跟文朝学着认几个字。”
辣渠坐在王文朝身边,王羊也拿了布和针线过来。他正在给王文朝做新衣服,这天气眼见着越来越热,王文朝的衣服都有些小了。
王羊做衣服很厉害,王文朝不过是念了两篇文章,王羊就已经缝了个大概。
“哇,王爷爷您这手艺真好啊,都看不到针脚。”
辣渠看着做出来的衣袖,眼底浮现出惊艳,这针脚几乎都看不到,用手一摸也不硬,一揉一扯还不会脱线,就跟缝纫机踩出来的一样,太神奇了。
“这做衣服啊,是有讲究的,要想做出来的衣服好穿又不会脱线,可得细心呢。”
王羊乐呵呵的跟辣渠分享做衣服的心得,一旁的王文朝认真的学着,努力的理解其中的意思。
“你要是想学,我教你,以后也不用经常去买了,店里的成衣可贵,自己扯匹布,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可方便。”
“我就算了,我做个菜还行,这要是拿起绣花针,不给我扎个满手的血啊?”
辣渠连连摇头,表示不学这个。
三人一直坐到晌午,在辣渠家吃了饭,又呆了个下午,等到天黑了,王文朝这才回家,而王羊就宿在了辣渠家里。
第二天王文朝又来了,他的任务就是陪着两人,防止有些人看他们两个哥儿在,就过来欺负人。
可今天他去的路上,却见平常小哥儿和女子洗衣服的河边这次站满了人,嘴里还叽叽喳喳的说着话,神情很是激动。
他以前不会在意这些,可最近听爷爷说了周石家里的事情后,他就留意了这事,正好最近不用上学堂,他也有空在家呆着做做事。
凑近了一些后,他听着那些人说话。
有个胖胖的大婶老神在在的开口:“我跟你们讲,昨天我家的那个上镇上买东西,你猜他带回来一个什么消息?”
“什么啊,这么神神秘秘的,到底有什么好事儿啊?”
“可能是肉降价了?”
“你做梦呢。”
周围婶子和小哥儿们笑嘻嘻的打趣着,只见胖大婶神秘的摇摇头,一副你们都不懂的模样:“你们是不知道啊,我们这镇上啊,有人打了大虫去卖了!”
“之前我们村不是有大虫叫,然后王家的那个哥儿不是还去找族长,让大家最近别上山吗?我之前还想上去摘几个果子回来哄我家小孙子呢。”
想起那响彻山林的老虎叫声,众人现在还有些头皮发麻,忍不住搓了搓胳膊。
“被人打了,还带去镇上卖了,你们猜猜卖了多少两银子?”
一开始说话的胖大婶不允许大家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立刻调高了音量,简直恨不得把你们快问我几个字挂脸上。
大家如她所愿的起哄问道:
“多少?一百两是有的吧,听声音也不像一只小老虎。”
胖大婶摇着手指:“不不不,不止,再猜。”
“一百五十两?”
胖大婶再摇头,其她人再猜:“难道还能两百两不成?”
“不不不,不止。”
胖大婶也不逗她们了,赶紧道:“整整三百五十两白银!”
“什么,三百五十两?!”
“这太夸张了吧!”
“这是谁卖的啊,这不得直接成富人了?”
不过也有大婶反应了过来:“等等,你这么急切,不会是想说卖大虫的人是我们村的吧?”
这要是其他村的,胖大婶应该不会这么眼红才是。
“就是我们村的!”
胖大婶脸上的羡慕都快溢出来了,这话一出,大家都坐不住了。
那可是整整三百五十两白银啊!
这一家子啥也不干,躺着吃一辈子都够了,再买几十亩高等田地,这谁还自己苦哈哈种地啊,直接佃出去收租都足够一家子吃喝了。
试问这谁能不眼红?
农家人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
“是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