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脆桃吃了两口,辣渠看着周石,还是在想对方话语里的意思,过去吃不上饭吗?
这个时代还是有很多人吃不饱的,也常常有人食不果腹,可他们这个村子还算好的,只有那么几个孤寡老人吃不饱,每天只能上山摘点野菜,但有宗族的,宗族之间也会照料一二,没有宗族的才惨。
可偏偏他们村里的几个孤寡老人都没有宗族,是年轻时从其他村搬过来的,后来成家立业后,孩子们也离开了没再回来。
有的孩子早夭,有的去打仗了没有再回来,也有一些是离家后不愿意再回来,有些穷的回不来。
反正各家都有各家的忧愁,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
像周石这种有家人却吃不饱的,反而是少数。
吃了一个后,辣渠就不吃了。
继续摘了一大把的苦麻菜后,他就停下休息,开始看菌子。
顺便等着周石将陷阱都查看了一遍后,再打了一担柴下山。
刚进去夏季的山里温度不算太高,之前下完雨后还可以捡菌子,但这次去,就发现大部分的菌子都被雨水泡烂了,少部分被虫子吃了。
剩下的一部分是刚冒出土的,都不算大,但很嫩。
辣渠挑了一些没有毒,但味道很好的菌子摘了放在背篓里。
这深山人少,他甚至还看到了一朵足有巴掌大的灵芝。
这玩意儿少见啊,但对身体好,他兴高采烈的用叶子包起来,小心翼翼的放进背篓最中间的位置。
可能是今天运气真的好,他甚至还看到了十分少见的猴头菇,这片应该是比较适产猴头菇的,因为他在这一片望过去看到好多。
只不过这猴头菇都长的很高,他爬不上去。
可越看他越不甘心,足有巴掌大朵的猴头菇啊,这要是放过了,他自己都得打自己两巴掌。
在他望眼欲穿,不停尝试爬树的时候,周石又提着一只野鸡回来了。
“你在干什么?”
只有翅膀受了一点伤的野鸡还很有活力,不停的挣扎,试图逃脱周石的手心。
“爬树干什么?”
“快,你会爬树吗?”
辣渠着急的拉着他,指着树上那白花花的猴头菇:“猴头菇,可贵了!据说很好吃!”
“而且……”
他的目光扫过周石手上的野鸡:“跟野鸡很搭!”
小鸡炖蘑菇,东北名菜!
想起上次吃的小鸡炖蘑菇,周石的口水下意识分泌了一下,将野鸡塞到辣渠手里,周石神情认真:“我来。”
有吃的作为奖励,周石那是动力满满。
在辣渠没到来前,他从未觉得自己口腹之欲这么重,可吃过辣渠做的菜后,他才知道,吃饭并非光是为了活着。
吃饭也可以让人欲罢不能。
他三两下爬上树将猴头菇按照辣渠的要求小心翼翼的摘下,再放进身后的背篓里,背篓底下都是树叶,厚厚的一层,争取不让猴头菇有任何的损伤。
这片林子猴头菇不少,等他摘完,背篓里已经有十来斤。
大朵大朵的猴头菇隔着树叶被层层叠叠的装在一起,看着就很有满足感。
周石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看着正捧着猴头菇笑的牙不见眼的辣渠道:“这东西长的奇怪,乡下人是不吃的。”
因为没人认识,怕乱吃中毒。
“这东西可贵了我跟你说,遇上识货的,就这么一筐,能卖好几两银子!”
“像这种新鲜的,野生的猴头菇,按照正常的市场价格,得要好几百文一斤呢。”
辣渠说的是现代市场价,毕竟新鲜野生的猴头菇太稀少了,定价很高,但市面上大多数都是种植的假装野生,定价稍微比较低,但也要好几十一斤。
这个时代都靠天生地养,产量跟不上,价格只会更贵。
只不过想要卖出好的价格,还是得去更遥远的省城,可那太远了,新鲜的猴头菇放不了那么久,晒干的可以,但晒干的价格会稍微低一点。
尽管没买过,但周石也不相信就这么一个小东西能卖到几百文一斤的地步,可他没有说,只要辣渠高兴,辣渠说多少就是多少吧。
反正这些他们也不会卖。
“你这还摘了不少蘑菇吧,这可存放不了多久。”
周石捡起兔子和野鸡,将背篓提在手里,又将柴火背在身后,这才大包小包的下山。
他牵不了辣渠,况且辣渠还背着那框猴头菇呢,只能就这么看着,等到不太平稳的地方就提醒对方一下。
.
回到家,辣渠赶紧把猴头菇倒出来,又拿专门晒东西的扁圆簸箕出来将一朵朵猴头菇铺开晾上去。
今天没有什么太阳,猴头菇分开放也可以避免被挤压坏。
“这是要晒干?”
周石将东西放下,野鸡也被丢在了笼子里,另一个背篓里面的蘑菇也被倒出来放在了簸箕里晾着。
辣渠头也不抬的道:“蘑菇晒干后可以存放很久,以后想吃了就拿出来泡一下水就行了,很方便的。”
“其他人不认识这么多能吃的蘑菇,这才便宜了我们,等冬天没什么吃的了,我们就拿出来泡泡,这样就可以在冬天吃上蔬菜了。”
要是其他人胆子再大一点,认识的吃的再多一点,他们就摘不到这么多蘑菇了。
辣渠就像一个掉进米缸的老鼠,除了囤积,就是囤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