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归川 > 第67章 应五郎(一)

第67章 应五郎(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样就能每天吃饱饭,不用担心有人来占了他家的屋子,也许还能垒起第三间小屋,后面再拓出两亩菜地......

等他变得很厉害,就能大大方方地带上好酒好肉走进何家的小院,而不会被暗中嘲笑吃白食。

等他可以像爹那样以身搏熊,就有勇气抬起头来正视春喜笑眯眯的眼睛,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借着一点余晖偷看对方微微发了汗的侧脸。

何春喜和她爹刚搬来时,整个儿跟他们山里人格格不入。

父女俩穿着干净的棉布衣服,一嘴令人听不太懂的细声细气的口音赶着辆装满箱龛的驴车,用两条油亮亮的腊肉和一大包洁白如雪的细面粉,换了村口杨二哥家空着的院子,就这么住了下来。

山民靠山吃山,砍柴,采药,打猎,这些个活计何家老爹一样都不行。

砍柴能差点削了自己的手指头,打猎一脚踩到自己的陷阱里。

虽然懂药理,但仅限认识模样,知道药性,若是叫他爬上峭壁摘一株,那是抬头看一眼就开始腿软,闭眼摆手。

后来听说他家那几大箱行李里,有一半全是书简,众人更是乐不可支。

拉着几箱子书住到山里,只能烧火用,况且他一开口那些文绉绉的词儿没人听得懂,着急了只能抻开胳膊比划,于是大伙开始暗地里喊他何比划,打赌这人啥时候过不下去了搬走,照他这个能耐在村里迟早要饿死。

直到何比划帮隔壁寡妇修好了一口锅,修了锅,就有人跑来修伞,修好伞,又有人拿了犁具来问,一来二去,大伙儿才看明白何比划的本事,改叫他何师傅。

何师傅带着女儿何春喜定居下来,半年下来不仅没饿死,反而顺利和周围邻居打成了一片,每天穿着麻布短打帮乡亲们修修补补,讲起话来少了点之乎者也,多了些俚语土话,人也黑了不少。

熟悉之后,总有人好奇何师傅的来历。

“老何咋总是一脸不高兴咧?俺要是跟你一样识字,懂道理,怎么都要上大王面前求个一官半职的当当,那多爽!你呢?带着这么水灵个闺女在山沟里窝着,也不知道图啥。”

何师傅老老实实地答:“官哪那么好当,侍奉贤君,还有机会施展才学,若是......总之,这世道要乱了,还是山野自在,与世无争。”

这话讲得隐晦,人家没听懂,只觉得老何大概是书读傻了,还连累自己闺女跟着受罪。

应五郎跟着何春喜回了家,何老爹也正好端了热乎的锅子出来,乡里乡亲间帮忙做修补活不怎么算钱,都是拿些蔬果野味来回报,所以何家父女一直没短过吃食,但这对于双亲刚刚过世,独自生存的应五郎来说,已经是一桌珍馐美味。

压着心底的馋虫刚吃下半碗饭,对面何叔的一句话让应五郎差点手抖的摔了筷子。

“五郎,我上次教你的那几个字,你回去习了没有?”

“......习了,习了。”他心虚答着,手里不自觉的开始扒饭猛吃,好像只有将嘴里塞满,就能逃避接下来的回答。

“噢,挺好。”何老爹点头,“那一会儿吃完,考考你。”

应五郎向春喜投出求助的眼神,哪知道对方没看见似的将最后一口饭嚼完,收了碗碟奔厨房里去了。

等春喜收拾完灶上,应五郎已经接受完考校,欲哭无泪地靠在墙边发呆。

天已经完全暗了,春喜不方便再出门,就提了一盏小灯递过来,送了应五郎出院,刚走了两步,少年压着声音小声道:

“小春......能不能跟你爹说说,别费功夫教我了,我脑子笨,根本记不住这些学问。”

听了这话,春喜倒没气恼,只是反问:“你不学这些,想要学什么?”

“我想跟我爹一样,练一身好功夫,当全村最厉害的猎手!”

提到爹爹,应五郎很自豪,春喜却咬起了唇。

“然后呢?你别忘了你爹他......”

“我爹是为了保护大家,拼死杀了那头疯熊,他是大英雄,我也想成为大英雄。”应五郎语气期翼,转头瞧见春喜的表情,赶忙收敛起来,安慰她:“诶呀,做学问啥的,得身上流着墨水才行,我不成的。你行,你和你爹一样都聪明,一学就会。”

“我和爹爹......都是亏了应叔叔才在熊口下活下来,我们只想帮帮你,我爹他不会别的东西,只能尽力教你些。”

一边说着,春喜默默将提灯塞到应五郎手里,两人又沉默了半晌。

“你若不喜欢,就算了,明儿我好好跟爹爹说一说。”

“好嘞!”应五郎跳起来。

何老爹有些木讷古板,但却是最听自家女儿话的,春喜既然这么说了,这事儿肯定能行。

“但我有两个条件,第一,每天要来吃饭。”何春喜靠着灯火,伸出一根手指划到应五郎眼前,紧接着又伸出一根,晃了晃。

“第二,明天陪我上山。”

应五郎捏紧了灯,心也跟着春喜的手指提起来,晃来晃去,摇摆不定。

“你上山干啥,多危险,你爹知道了要担心死。”

“所以,小英雄要保护好我嘛,”春喜收回手,恢复了笑嘻嘻的模样,“我发现一个好东西,只带你去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