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萧珠的脸一阵火热。她连忙将他们两个分别扶起来:
“行了行了。我也是有条件的。你们两个,以后可要帮我好好干活啊。”
“是!”
阿诚和可儿又是齐声答应。萧珠望着他俩,嘴角不由自主地弯了起来。
她突然觉得,哪怕做面包的方法被别人学去也不要紧——
只要它能帮到真正需要的人,那就值了。
一回到家,萧珠就和柳燕说了这件事。柳燕听说了阿诚一家的情况,很是同情。对萧珠的做法也连声称赞。
之后,他沉吟片刻,道:
“我想,善化城内,一定还有很多和他们同样遭遇的孩子吧。”
可不是嘛。回想到在贫民区看到的情形,萧珠不由情绪低落地垂下了脑袋。
柳燕安慰般地拍了拍她的肩膀,道:
“既然如此,就让我们去帮他们吧……咱们既然赚了钱,理应去帮助更多的人啊。”
萧珠点了点头,微笑道:
“燕哥哥的主意,再好不过了。”
帮助他人,自然不只是空谈而已。
柳燕很快制定出了方案。每逢初一、十五,他都会在店外开展布施。平日里制作面包的边角余料,以及品相不佳的面包,也会免费提供给老人、妇女和孩童。
虽然也有可能遇上占便宜的人……不过,这样总能帮到一些真正有需要的人吧。
正在分发面包的萧珠这么想着,将一块被压扁的红豆包递给了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
自从阿诚和可儿来店里帮忙,柳燕和萧珠的负担减轻了不少。
比起烘焙,阿城似乎对院子里的小黑更感兴趣,萧珠便让他负责照料马匹。小黑被他养得膘肥体壮,鬃毛油光水滑,越发有千里马的气势了。
在柳燕的辅导下,可儿也顺利出师,做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块面包:
“这是我做的面包。不过,样子有点丑……”可儿有些羞涩地将那块表面有些干裂的面包呈给萧珠。
“这么有纪念意义的东西,还是留给你自己吧。”萧珠一边说,一边摸了摸她的头。
“谢谢萧姐姐!”可儿兴高采烈地道。
她将那块宝贵的面包,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想必回去之后,她一定会和家人们一同分享吧。
萧珠这样想着,不由露出了欣慰的微笑。眼角的余光,却无意间瞥见了柳燕。
只见他正静静地注视自己,嘴角也浮现出一抹笑意。
萧珠有些羞涩,不过,更多的是由衷的喜悦。
和喜欢的人心意相通,实在是件令人愉悦的事情。
尽管,他并不知道自己对他的“心意”……
出乎萧珠和柳燕的预料。两人的善举,竟然又令不少客人闻讯而来。
面包往往刚刚出炉,便被一售而空。为了做出更多的面包,萧珠他们只好又垒了一座面包窑。
然而,相对于生意的规模,店铺的面积似乎过于狭小了。烤出来的面包,甚至不得不暂时堆放在后院里,这才能给客人们留下立足之地。
看来,是时候开一家新店了。
不过,位置好、面积大的店面,少说也要上百两银子。即便是租赁,也要预付一年的房租。想到即将花出去的银子,萧珠着实有些肉痛。何况,她实在舍不得那座刚刚做好的面包窑,内心不由纠结起来……
好巧不巧,没过几天,王大姐便提着一篮子馍馍来到了店里。她一边擦着眼睛,一边道:
“萧姑娘,我是来告别的。再过几日,我们就要动身了。”
她叹了口气,又道:
“我这一走,怕是回不了善化城了……”
“这是为什么?”萧珠有些意外,不由问她。
“老爷子生了病,我得去照顾他。家里的田地,也需要有人打理。”她摇了摇头,感慨道,“人哪,终究还是要落叶归根的。”
“说的也是……”萧珠心中一阵触动。
转眼间,她和柳燕离开广安县也有小半年了。他们俩也终于在善化城扎下根来。只不过,她偶尔还会怀恋在青田乡的生活,以及那一张张已经开始变得模糊的面孔……
想必对于柳燕来说,这股怀恋之情应当更加强烈吧。只不过,他们不知何日才能回去……
萧珠正出神,王大姐又道:
“这几天真是忙得很。又要整理行装,又要折卖店铺的。我的脑袋都要发晕了。”
听到“折卖店铺”四个字,萧珠立马来了精神。她问:
“王大姐,你打算把这家店铺卖给谁?”
“自然是卖给官府了。”王大姐道,“这一带的店铺,本就难以脱手。还不如直接转给官府呢。”
萧珠不由大喜。道:
“与其卖给官府……不如,您把这家店铺卖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