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鸾一连在假山附近寻了几日,也没发现桃木簪的踪迹,阿母的玉簪她舍不得戴,遂将之前陆皇后赏赐的一支银簪找了出来。
为防不时之需,银簪末端已被她磨得尖细。
青鸾对着铜镜,将其簪入发髻,然而青丝被拨动的瞬间,她却忽地一滞。
她突然想起那天在假山后,宁晏礼为她戴簪的场景。
没来由的心悸再度出现,偏殿外却传来白芷的唤声,青鸾快速深吸了两口气,理了理衣襟,应声走向正殿。
白芷领了本月东宫的俸银回来,交给她,“奴婢听说尚书大人已经与北魏的使臣开始商议和亲细节了。”
“竟这么快?”一旁做针线的白薇抬起头。
“北魏本就是蛮夷,说是省得麻烦,连着去了好几道流程。太后娘娘为此大发雷霆,但经太傅大人劝说,也就作罢了。”白芷道。
青鸾已在案前坐下,一边对照账簿,一边核对俸银,但二人的对话却一句也没漏掉。
她闻言失笑。
宁晏礼对陈太后的劝说,怕不是威胁。
“听长寿殿的人说,长公主为此闹得厉害,已经到陛下的昭阳殿连跪了三日了。”白芷道:“再不行明日就要跪到太极殿了。”
白薇惊讶:“难道这样的事还能反悔?”
两国往来的事白芷也不懂,便转头望向青鸾,“随侍,此事可还有圜转?”
青鸾用笔在对好的账目后画了个圈,之后抬起头,“既然已与北魏使臣开始商议细节,哪里还能轻易反悔?”
白芷好奇:“反悔会怎么样?”
青鸾将账簿拢好,“若此次联姻不成,梁魏必有一战。”
白芷木然半晌,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之后她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凑到白薇身边,嘻嘻笑道:“不过,这回长公主嫁去北魏,太后娘娘曾给她定的婚约,倒是不作数了,有人怕是要偷着乐了。”
青鸾闻言看向二人,却见白薇脸上突然飞起两抹红云,嗔怪道:“莫要胡说!若叫旁人听去,我怕是命都没了。”
青鸾顿时明白过来。
一年前,陈太后曾口头与陆彦定下,欲将长公主许配给陆家二郎陆羡。
如此看来,白薇是对陆羡……
她想起上次在陆府见过陆羡,其人丰神俊逸,温文儒雅,确是叫人过目难忘。
尤其是那副眉眼……
想到此处,一股强烈的熟悉感再次涌上心头,青鸾不禁陷入沉思。
之前见陆羡时就觉眼熟,难道是在何处见过与其相貌相似之人?
思忖间,青鸾脑海中忽而闪过一双眼——
剑眉下一双黑眸璀璨如星,透着掩不住的锋芒傲气。
虽与陆羡的温润气质截然不同,但却极为相像。
是他!
青鸾心中一滞,思绪霎时回到前世。
……
边关古道,血光横飞。
她假代长公主和亲北魏,宁晏礼从赵鹤安口中将她细作身份审出,派人于半路截杀。
宁晏礼下了死令,和亲队伍的兵卒死伤殆尽,只剩青鸾一人血染红纱,被影卫与黑甲军逼得节节后退。
她本以为将要命丧于此,却不想,伴随一声怒马长嘶,耳边嗖然划过一道银光,一柄银枪破空飞出,瞬间将包围撕裂。
青鸾回眸望去,只见一人策马冲出尘嚣,倾身向她伸出援手。
视线交错的刹那,他将她一把捞至马上,拾起长枪杀出重围。
风声从耳边呼啸而过,青鸾艰难睁开双眼,那人似乎感受她的目光,侧了侧脸,眼角弯出飞扬笑意。
……
青鸾回过神,突然开口道:“你们可知陆氏中,是否有一位小郎君名唤子远?”
白芷、白薇愣了愣。
陆子远?
她们入宫前曾在陆府侍奉多年,却从未听人提到过这个名字。
白薇道:“随侍所说的小郎君,会不会是旁支所出?”
青鸾沉吟片刻。
陆子远倒是曾经说过,自己出身于陆氏的一个旁支。
可若如此,他与陆羡这般相像,难道只是偶然?
“陆氏在雍州襄阳有一支脉,与金陵陆氏本是一祖同源。只是襄阳陆氏虽在雍州颇负盛名,但比起金陵陆氏却是云泥之别,故而京中鲜少有人提及。”白薇又道。
“襄阳陆氏……”青鸾眸光渐渐黯然。
是啊,陆子远在镇北军中只任了个小小的百夫长,若他是金陵陆氏之人,怎会在边陲做这样的低阶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