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赵小美的平凡人生 > 第187章 第十章再回九原(16)再聚首3

第187章 第十章再回九原(16)再聚首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作者/方_忆写于 11.23

见两人气氛有些紧张,小美连忙转移话题,笑眯眯地对李士林说道:“我记得我走的时候,你说过想往南边发展,后来怎么样了?怎么没听说你有什么动作呢?”

果然,李士林不再理会袁红了,他端起酒杯猛喝了一口,放下杯子叹了口气,说:“还不是因为父母和家里的那位不同意嘛,所以也只能安安稳稳地混个普外主任了。”

袁红嘲讽道:“普外不挺好的嘛,比什么儿科、妇产科,还有精神科、传染科都强多了。”

李士林白她一眼,没搭话,蒙头吃起了烧麦。

袁红一边啃着刚夹到盘子里的煎羊排,一边笑着说:“我听人说:金眼科,银外科,又脏又累妇产科,吵吵闹闹小儿科,走投无路传染科,混吃混喝营养科,千万别去急诊科。”

许翠玲接着说:“还有一种说法是,金眼科,银外科,平平常常大内科,开着宝马的口腔科,又脏又累妇产科,婆婆妈妈是儿科,吃错药了去麻醉科,挨打受气的精神科,千万莫进传染科。”

小美不由笑道:“这些顺口溜是谁编的呀,还真挺有意思的。”

蓝定筠也附和道:

“别说,这些顺口溜还真挺贴合医院各个科室的情况。士林,我战友的弟弟今年就要从医学院毕业了,要不到时候让他跟着你混吧,怎么样?”

李士林抽出几张纸巾擦了擦手,笑着说:

“如果你战友的弟弟对捣鼓肠子有兴趣,来胃肠外科确实挺合适。这里能提供很多实践机会,像调整电解质平衡、感染治疗,还有急诊处理等基础技能,大多都是在普外科,尤其是胃肠外科学到的。”李士林说完,又看向小美问道:

“小美,你能在家多住一阵吧?下星期天,我来请大家吃饭,到时候都把爱人孩子带上,咱们就去青城大酒店,那里的菜可有特色了。”

小美连忙摆手说:“不用了,咱们这样聚聚就挺好的。这两天我还得去姨妈和大姐家看看,剩下的时间就想在家好好陪陪爸妈。”

李士林见她这么说,便退了一步说道:“那咱们吃完饭去唱卡拉OK怎么样?”他眼神里带着几分恳求,好像在说:“你总得给我这个面子吧?”

袁红拍手说道:“好啊,平时还真没有这样的机会呢。小美,吃完饭我们一起去唱唱。”

小美看向蓝定筠和许翠玲,问道:“你们下午都没什么事?”尤其前者,有这闲工夫陪他们吗?

蓝定筠笑了笑,回道:“礼拜天能有啥大事,既然士林邀请了,咱们就一起去吧,那里面也能聊天喝酒。”

许翠玲也笑着附和:

“我还从没有去过歌厅,那就跟你们去见识下。”

蓝定筠过去结账,李士林也跟了过去。这边四人开始动手打包剩下的手扒肉、煎羊排、黄河鲤鱼和一屉烧麦。翠珍每个都打包成了两份,说是给小美和许翠玲的,她和袁红什么都不拿。

“你和翠玲都有儿子,男孩子最爱吃肉,你俩拿回家给孩子吃吧。”

小美刚在饭桌上打听了下,许翠玲的儿子比暄暄小一岁,现在上幼儿园大班。袁红的女儿比许翠玲的儿子小两岁,今年五岁,正上幼儿园中班。

李士林和蓝定筠也都是女儿,李士林的女儿和翠珍的女儿同岁,快上小学二年级了,蓝定筠的女儿则和袁红的女儿一样大,也是五岁。

许翠玲的丈夫是个小包工头,虽然不像翠珍的丈夫那样按时上下班,但每年能接到一些小工程,所以生活还算宽裕,孩子平时由姥姥照顾着。

袁红的情况就有些难说了。

趁袁红和翠珍离开饭桌去卫生间当中,许翠玲低声把袁红这两年的情况告诉了小美:

“袁红的姥姥和父亲去世后,她母亲的身体就一直不太好,她哥和妹妹都帮不上什么忙,夫家那边对她也不是很支持。”

“她家那位,在他妈面前从来不说老婆好话,和她家里人一样,特别看重钱财,老嫌袁红从家里拿钱补贴娘家。还好袁红挣的比他多,不然还不知怎样呢。”

小美听后,不由叹了口气,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吧,只是形式不同而已,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她看看自己这桌,又打量了下旁边两桌的客人,虽然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不易,但此刻大家聚在一起,分享着彼此的快乐和忧愁,这也是一种难得的温暖吧。

东区歌厅不少,大多坐落在热闹的街道旁,招牌五光十色,音乐从半开的窗户里飘出,混合着外面的喧嚣声,显得格外有生气。

“就这家吧,门前招牌看着挺洋气的。”

大家从饭店出来后,溜溜达达来到了另一条街,翠珍抬手指着把东头的一家歌厅提议道。

“你还挺有眼光的嘛。”

李士林笑眯眯的说,“这家我去过几次,感觉还不错,那就他家了。”

于是,大家跟着他进了这家叫“百灵”的歌厅,里面的装潢虽然不算奢华,但也透着一股子时髦的气息。墙上挂着当下流行歌手的海报,灯光昏暗但不失温馨,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总共六位吗?请跟我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