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正好是工程最忙的时候,可能走不开。”
“行,那就到时候看情况再定,回去再说吧。”
小美搂着睡着的小暄暄,听着两兄弟从过去的回忆聊到现在,又把话题渐渐转向了家里和他们各自的工作。中间她也偶尔应和上几句。
“爹和妈身体都挺好的吧?”
“妈倒还行,去年到现在也没闹啥毛病,就是爹,去年底没主意得了两回感冒,瘦了不少。”
“两老人听说你们大年上要回来,高兴的都睡不着觉,年货早准备上了,小房堆的满当当的。”
“这又不是过去,现在生活好了,什么都能买到,有些买现成的就是了,那么劳累干嘛?”
“老人能听你的?不让他们做还不愿意,嫌外面的那些东西不如家里做的放心,没办法啊。”
“佳颖什么时候回来的?”
“一放假就回来了,幸好有她在家里帮忙准备,不然爹妈两个人真不知道会忙成什么样。我们搬到市里后,工作一忙就很少能照顾到两老了。桃花放了寒假还得看着上学前班的晓晓,每天接送。”
“对了,大海,黎晓的城里户口办得怎么样了?”
“快好了,反正他要到九月才上学,不急这一时。暄暄也是今年开始上学吧?”
“嗯,你忘了,他们俩同岁,晓晓只比暄暄大一个月。对了,君颖家的石头应该两岁了吧?”
“刚过完两岁生日不久。这孩子吃饭总是不太行,大概是小时候他妈给喝牛乳喝太多了。君颖他们俩口邮电局工作也挺忙的,经常外出参加培训,孩子只能留给爹妈照顾了。”
“我看,君颖比大哥你还要强,非得让石头爸爸跟着一起去呼城进修。”
“他们还年轻,多出去学学也是好事。”
“唉,那也不能不顾家啊。”
小美觉得,他们家老二黎大海不仅比哥哥和妹妹更靠谱,还更会过日子。不用多说,看看他现在的生活就知道了。
大学毕业后,老二靠自己的能力一步步建立了自己的事业和小家。先在县城附近有了住房,然后一步步又在县城里买了房,想必新家装修得很舒服。如今在丰市的工作很稳定,媳妇又在离市区不远处的学校教书,孩子城市户口也快办好了。
在小美看来,一般家里不是老大更稳重,老二更跳脱吗?怎么到了老黎家就反过来了呢?她想,看来每家的情况都不一样,真是各有各的命啊。
“爷爷奶奶好!”
“大姑、二姑好!”
“爹、妈,我们回来了,妈和爹身体都挺好吧?”
“大哥、大嫂,暄暄,你们可算回来了!”
半个多小时后,车子停在了一栋院落的门前。
此刻,天色已经渐渐暗下来,刚走进院子,暄暄的大姑、二姑,还有抱着孩子的姑父和领着孩子的二婶一下全都从屋里迎了出来,后面跟着的是神情激动的爷爷奶奶。
“小美、远山,你们回来了?怎么这么晚才到家呢?暄暄,乖孙儿,快让奶奶好好看看,长高不少,都这会儿了,肯定饿了,欢欢进屋上炕?”
“饭早就做上了,就剩热菜等你们回来再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