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_忆写于7.3
进入三月,九原的日间气温总算升到了8-9度左右,不过夜里的寒气依旧不减,气温会一下跌落到-6到-7度之间。
为了御寒,小美给暄暄的罩衣里头穿上了厚实的棉衣棉裤。她自己和黎远山,则是在毛衫外面穿了保暖的呢子大衣。
尽管他们已把家里的大部分物品都打包好,交给了集装箱运走,但仍然有些必要的随身物品需要自己携带。
“美儿,咋带这么多东西,不是有集装箱吗?”
赵锦城帮黎远山把一个大包放到行李架上,随后抬手擦了擦汗,问一旁的妹妹道。
“那些是给他家里带的。”
小美不满的撇了眼丈夫,无奈回道。
走前她就提过,干脆回去给家里点钱,省得买东西麻烦。黎远山不听,非要给每个人准备礼物。这下好了,上下车大包小包的提着,累得跟什么似的,这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嘛?
小美一边心里抱怨着,一边把手上提着的袋子小心放到下铺座位上,生怕不慎把里面的零碎散落一地。
其实,她心里也明白黎远山的用意。
大老远回去,若是两手空空,也说不过去,有点缺乏人情味,而亲手挑选的礼物更能表达心意。
只是在这种匆忙的旅途中,他的这份“心意”就变成了一种负担。上下火车,小美不仅要拉拽着好动的暄暄,防止他一不留神跑没影,同时肩上手上也不空着,只不过不如黎远山提的沉重罢了。
“远山,晚上记得去补卧铺票。”
下车前,赵锦城不忘提醒妹夫道。
“知道了哥,你赶紧下去吧,马上就开车了。”
“行,那我走了,祝你们一路平安!”
“哥,回去注意安全!”
“舅舅再见!”
暄暄趴在车窗前,挥着小胳膊冲外面大声喊着。
随着一声长长的哨音划破宁静,火车缓缓启动,就像一位老练的旅者,再一次告别熟悉的站台,开始了一段新的征程。
车轮与铁轨的摩擦声,奏出了一首行进的乐章,夜色和站台的灯光下,窗外的景物开始流动,站台、人群、摇曳的树影。。。一切熟悉的事物逐渐后退,化作模糊的记忆。
随着车轮滚滚向前,暗夜中,天空的繁星和大地飞速晃过看不清的景象如影随形,“要是白天的车就好了,起码能看看就要离开的这片土地。”
在这里,小美已经生活了30个年头。
“要不是有暄暄,咱俩硬座凑合一晚就是了。”
赵小美倒是没觉得丈夫这话有什么不妥。
毕竟之前去京城那么远的距离,都是一路硬座过来的,眼下这点小距离,不过是区区一晚的事,对她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车票不是直接买到鲁省的?”
“想啥呢?这是直接去丰县的车,到了那儿后才能买去鲁省的票,不过中间得在北京中转一下,三天时间正好带你们好好逛逛。”
“去了北京再买票去鲁省吗?”
“不用,去火车站办理下中转签字就行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
买票这类事都是黎远山办理,小美一点不清楚,听了他的话,这才安下心来。
“你看好暄暄,我去办两张卧铺票。”
小美喊住了他,把一张纸条塞给他,低声道:
“要是人不给你办,你就把这个递过去看看。”
“好,那我过去了。”
黎远山扫了眼上面的内容,就明白咋回事了,于是默默收起纸条离开了。但心里并没太当回事,这又不是去北京,回丰县补个卧铺还用找关系?
“同志,给我办两张卧铺。”
“早没了!赶紧回你的车厢去,马上熄灯了!”
狭窄的小间里,一个三十几岁的列车员正在小桌上低头记着什么,听到动静抬头看向他呵斥道。
黎远山愣了一下,返身刚要回去,但想想,还是从外衣兜里拿出了那张纸条。
“同志,这个。。。”
黎远山有些摸不准,这张纸条到底管不管用。
“没听到我的话吗?”
“这又是什么。。。”
列车员皱眉看了一会儿,神情这才缓和道:
“倒是还有两张,不过你和九原铁路局的吕科是什么关系?”
“他是我姐夫。”
“行吧,这两张就给你吧。”他让黎远山补了两张卧铺的差价,把票递给他时,还有些不满的盯了他一眼,意思很明显,干嘛一开始不拿出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