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莉也不满的对母亲说道。
小美没吱声,只是找来抹布把儿子刚才喝汤时晃在桌上的汤菜擦擦了事,她们姐妹从小就习惯了母亲的大嗓门,暄暄没来过几次,自然不习惯。
“美儿,我看你这次评个中级应该没问题,你们学校像你这个年限又有大专文凭的极少吧?”
“谁知道呢?现在学校只公开了评审资格条件,中级指标也不知有几个,还不知会报谁上去呢?”
“怎么能是学校想上报谁就上报谁?”
小美母亲这回声音略微降了点,冲三闺女说道。
“你冲美儿喊啥?她又不是管这个的。”
小美父亲还是不满老伴喊叫式的说话,提醒说。
小美倒没理会这些,她忙着呢,嘴里嚼着饭菜的同时,还不时照看着旁边儿子吃饭,脑子里又在思绪翻滚,想起刚听说改革技术职称的一些事。
老师评职称可是一件大事,这不仅关乎到老师的面子,还直接影响到工资待遇和职业发展。
消息一传开,学校里就像炸开了锅,无论是在办公室,教学楼走廊还是校园里,到处都能听见大家的议论声,全是关于评职称的事儿。
就连她在厂区门口等车,也能听到关于这方面的讨论,这阵势,就跟当年恢复高考那会儿似的,简直热烈极了。
“我觉得,评职称的过程应该挺正式的吧,毕竟这是认定一个人专业技能上的事,不能马虎。”
“是啊,首先,得符合条件,比如教龄、学历、教学成果,这些可都是硬指标。”
“咱们学校没几个本科吧?学历现在可吃香了,如果有更高的学历,或者是发表过论文什么的,那在评职称时就更有优势了。”
“光有学历,课都教不好,托人找关系发表个论文就能评上?那以后谁还愿好好教课?”
“就是,总得看看教学成果方面,谁班上的学生其中期末成绩考的好,谁指导的学生在各种竞赛中获过奖,这些才应该是加分项吧。”
学校只给了全校老师三天时间准备上报的材料,也没召开大会传达正式文件,只是简单下发了一个通知,让大家根据各自情况申报。
教师职称设置是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共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
赵小美认真看了几遍通知上面的内容,觉得以自己的条件,报个中级应该没问题,所以也没多想就规规矩矩的填报准备了起来。
她细心的整理了自己的教案、教学反思、还有学生的成绩单等,确保每一环节都能展现出自己的教学实力。
然后开始认真的写起了申请报告。
“你记住,这种报告你得写的诚恳又不失亮点,要把自己的教学理念、方式方法,以及取得了哪些成绩,都要好好的总结一番。”
已经走完这些程序的黎远山也给出了他的意见,虽然他这次评不上中级,但觉得妻子很有把握。
接下来就是提交申请,等待学校评审。
子弟学校的评审团听说是由校领导和资深教师组成的,里面的人小美一个也不熟,更别说去找谁打听一下具体情况了,送礼更不会想到。
“哎,你说他们会认真的审核每位老师上报的资料吗?会不会来听我们的课啊?”
“我赞成考核组来听课,起码算是直接考察老师的教学水平,也能打掉一些连课都教不好的!”
等待的过程对每个老师来说是最煎熬的,最起码初审这关不能被刷下来,如果顺利通过学校的评审,接下来还要上报到厂办去,然后才能上报到教育局进行更高级别的审核。
所以,整个流程下来,既漫长又充满不确定性,每个老师都盼望自己能成功晋升,赵小美也不例外,如果她要是能拿到代表着专业技能的职称证书,那这份成就感,可是旁人难以体会的。
在她看来,这不仅仅是一个头衔的变化,更是对自己多年辛勤耕耘的一种肯定。评职称就像是老师职业生涯中的一场“小高考”,既是对能力的考验,也是对耐心和坚持的磨练。
“喂,你们谁知道咱们学校中高级各报了几个?”
“这谁知道,等季老师下课回来问问他,好歹人家是评审租的,应该知道。”
“他呀,就是知道什么,也不会告诉大家的。”
赵小美暗自点头表示赞同,季里这人精明的很,怎么会在大庭广众之下透露这种机密呢,再说评审组肯定也是有保密要求的,否则不乱套啊。
当穿着一身干净合体深蓝色制服的季里踩着下课铃声推开高一办公室的门时,瞬间被老师们“虎视眈眈”的目光锁住,他略微愣怔了几秒,就张开红润饱满的大嘴笑了起来。
“是有什么好消息吗?”
季里大概五十多岁的模样,但精气神儿特别足,一年四季总爱穿套中山装,显得格外有派头。他的皮肤保养得挺好,人看上白白净净,头发虽然有点稀疏,但不见白发,而且总梳得整整齐齐。
他的额头宽广,不算稀疏的眉毛下,是一双稍微有些凸出,却十分有神机敏的大眼睛,转动间,透着股机智。
尤其是他一笑起来,满脸都是和蔼可亲的模样,让人特别容易与他亲近。
就像他的长相给人的第一印象那样,季里在待人接物上也是八面玲珑,处事圆滑,说话总能带着几分幽默,让人听既舒心又佩服。
“这个啊。。。我也不知道,都是领导们定夺的吧,我们只不过是帮看看材料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