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不是不敏感,她知道,每个家庭都有其独特的风景线,弟媳的能干精明是她生活环境下的花朵,而自己,也有属于这个小家的温暖与光芒。
所以她以一种看似玩笑的方式回应丈夫道:
“这么说,你弟比你有福气了。”
“还是我有福气,我还是喜欢你这样的傻媳妇。”
被他从后面紧紧抱住的赵小美,一时有些无语,挣脱开后不忿道:“你这人咋这矛盾,精也不对,傻也不是,你眼里究竟什么样的才是。。。”
“女人太精明,不好。”
黎远山终于摇摇头说道。
小美都懒得再搭理他,她觉得,家是一个讲爱不讲理的地方,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组合成一幅独一无二的温馨画卷。
她更愿意把精力放在如何让这个家更加和谐美满上,而不是过多的关注于外界那些看似光鲜的比较之中。毕竟,幸福的真正滋味,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细细品味。
黎远山作为家中的长子,自小就承担起了一份沉甸甸的家庭责任,对弟弟妹妹的管教尤为严格。
有次过年回家,小姑子在赵小美这个嫂子面前,以一种半认真半调侃的方式提起,自己小时候被大哥严厉教导而流泪的情景,次数之多,感觉都快超过被爹妈合起来责备的总和了。
小美觉得,小姑子这番话,玩笑之中实则蕴含着对黎远山这个当大哥的,如同父母般对弟弟妹妹的严格要求,以及他对家庭满满责任感的认同。
“老乡,这菜多少钱一斤?”
在贫困中成长起来的黎远山,生活中极为节俭。
小美有时甚至不太愿意陪他一起去菜市场,因为在那里,他对每一分钱都精打细算,总要从市场的这头走到那头,仔细比较每家的价格和质量,最后才慎重地做出买与不买的决定。
尽管平日里节俭得近乎苛刻,但在之后有机会出国的时候,黎远山却变得异常大方。他不仅给妻子和儿子买了贵重礼物,连亲戚朋友们也都收到了他的心意。
唯独他自己,却一样东西也没舍得买。
让小美更为感动的是,丈夫休息日总爱陪着她逛商场,遇到适合她穿的衣服,还会坚持买下来。
“哎,这件毛衣你穿着很好看,买了吧。”
那时候,俩人感情刚步入平稳期,在寒假期间,黎远山乘公交到东区去看望小美。两人逛服饰市场时,他在一个摊位前留意到一件乳白色毛衣,觉得特别适合小美,就坚持让她试穿。
没想到小美穿上后效果很好,她自己也很中意。
可惜的是,他们手头的钱合起来还是不够买下那件毛衣。经黎远山的再三劝说,小美只好跑回家向她妈借了20块钱补足了衣服的差额,这件事后来还被她妈时不时提起,更加看不好黎远山。
结婚后,黎远山愈发享受陪妻子逛商场的乐趣。
“没合适的就不买了吧,我想起来了,好像衣柜里还有件这个时候穿的外套呢,咱回家吧。”
“再转转,多买一件换着穿,儿子还没走累呢。”
有时候,小美自己都觉得逛累了,想早点回家,但他却依旧兴趣盎然,似乎不给小美挑到一件满意的衣服就不肯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