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对小美而言,只带高一一个班确实有不少实际的好处。首先,课时数量就直接减少了一半,批改作业的负担自然跟着轻了不少。
而且再准备教学资料复习题或试卷时,虽然需要刻写的量差不多少,但油印份数减少了,无形中减少很多工作量。
总而言之,这一切变化都让她肩上的担子变轻了,工作压力和心里负担都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美儿,你还是提前几天住我家吧。我们这里的铁路医院口碑不错,生产时过去也更方便些。”
“我听妈妈说,她还认识这里妇产科的主任呢。”
因为提前感受到了肚子的阵痛,小美便听从了她妈和二姐的建议,比预产期早一个星期就住到她二姐赵小莉家去了。
这边厂子里只有一个小卫生所,医疗条件有限,附近也没什么大医院,而且距离市中心的医院又挺远,所以他们俩口对这个建议也很赞同。
就这样,黎远山提前去学校给妻子请好了产假,随后他也跟轻工校这边请了假,大致收拾了一下要带的东西,就带着小美去东区二姐家里住下,随后一起安心地等待他们的孩子到来。
谁知住进二姐家后,小美的肚子一直都很平静,让她一度都想再返回家去了,无奈预产期近在眼前,她也不敢胡乱任性。
直到都过了预产期,小美的肚子这才有了反应,而且还有些激烈,阵痛间隔的时间是越来越短,晚上她都没法安稳的入睡。
“咱们还是早些住进去吧,别到时候来不及。”
赵小莉立马做出了决断,让大妹赶紧住进铁路医院妇产科。她白天不在家,工作也忙,万一当姐的照顾不到咋办?
而且妹妹的预产期差不多已快过一周了,赵小莉觉得事情有些严重。
幸好小美听了二姐的话,提早在医院的妇产科安顿下来。当天夜里,阵痛一波接着一波,间隔时间也逐渐缩短,让她整个晚上都在疼痛中煎熬。
经过了一夜的阵痛折腾,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产房时,他们终于迎来了新生命的诞生。
"妈,二姐,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小美生了,是个小子!"
一夜没合眼、眼睛布满血丝的黎远山,满脸掩饰不住的喜悦,急匆匆地跑回家,把这个喜讯带给了回去。
他们的儿子黎暄,出生在金秋十月,比预产期晚一周来到这个世界。这小家伙在他妈妈肚子里时倒挺能折腾,但生下来后,表现的却很乖。
住进妇产科前,小美的肚子一天有几次的阵痛,持续时间大约10-15分一次,这种情况下她二姐有些害怕,加上预产期都快过一周了,便毫不犹豫的把大妹送进了妇产科住下。
谁知,等到她住进去后反而肚子没多大动静了。
直到一周时间已过,她的肚子终于有了阵痛感,但上了产车后,又没啥事儿了,医生建议不行就打催产针,并且一再对他们强调没什么副作用,对胎儿也没什么影响。
“那就打一针看看吧?”
黎远山望着妻子说道。
小美点点头,俩人终还是同意了大夫打催产针。
之后的生产过程对她而言虽然充满了挑战,但总体上还算顺利。在产房中,小美经历了数小时难以言说的辛苦努力,最终迎来了他们的宝贝儿子——黎暄的诞生。
孩子的名字是小美早就查了番字典选好的,她觉得不管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这字的寓意都好:
淡泊宁静、温暖气和、温柔恬淡、平安喜乐、和和美美、智勇双全。
同时,小美取这个名也是希望他们的孩子长大后德才兼备、能文能武、清俊荣华、事业成功。
小黎暄出生时,体重才不足六斤,但显得格外结实,由于皮肤上还带着新生儿特有的皱褶,让俩人一时难以分辨这小家伙更像他们谁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