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除了小美哥嫂不在这里,全家人的神情又都亮了起来,他们家美儿也不算是去了个孬地方嘛,起码以后他们家能吃上便宜点的白糖。
还解决了住宿问题。
姑娘都大了,家里就外间屋巴掌大这么点地方,能出去一个是一个吧,近处工作,还得回家住。
小美母亲一下有了精气神,三女儿去那个地方教书,除了离家远些,哪点不比留在市区教书好?
她操心的事情多了去,再不给大闺女寻个人家,就要老在家里了,男方条件好不好的,无所谓,自家姑娘也算有残疾,只要人本分对她好就行。
还有二闺女,早该处对象了,至今还没着落呢,四个女儿中,就数她最优秀,怎么着也得给找个配得上她的人家吧?
至于三闺女,先老实挣几年钱吧,家里孩子里学历她最高,工资应该不能低,加上厂里的福利,家里确实能跟着沾些光。
不说别人,就她家老赵,自从去了食品公司上班以后,他们家的伙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起码羊油羊架子什么的经常吃,肚里都有了油水。
小美可不知她妈那一刻想了那么多,还对她工作的地方表示很满意,她也就那么一说安慰下家人罢了,谁知道究竟好不好,她又没听谁说过。
后来工作之后,有一次,小美听校长说,是他当初在待分配的毕业生名单中,点中了她这个“高材生”的。
当时她还觉得挺傲娇的,但过后一想,那股劲头也就过去了,又不是全部名单,不还有李岚、曲筱筱、王楚栗等自行“先去”的人嘛。
但不管咋样,她赵小美不是被挑剩没人要的人,至于剩下的比例是多少,和她有多大关系吗?
她本来就不在乎这一切,而且是堂堂正正的去工作,没走什么后门,反正心里就是感到很敞亮。
去厂子弟中学报到的那天,赵小美在陈翠珍、徐翠玲和袁红三位好朋友的帮助下,挤上了唯一通往那里的从市区开往那个厂的9路公交车。
“小美,没事的时候,就给我们写信。”
“美儿,周日回来记得来我家玩啊。”
9路车载着满满一车人启动后,小美和妹妹俩人一手护着行李,一手都朝着车窗外挥舞着手。
小美看着小伙伴们渐渐模糊不清的身影,心里感到暖暖的,她们三都是一早就跑来家帮着她收拾好东西,一路搭车来到火车站送她的,要不是她极力劝阻,三人都想一直送她去学校了。
本来小美父亲昨天打电话来说要送女儿去学校报道的,但被小美和母亲给劝住了,有她妹赵小靓和翠珍她们三个就足够了。
幸亏父亲没来送她,瞧公交车上人多的,尤其早上第一班车,更是塞了满满当当一车人。
很快小美和她妹就被上下车拥挤的人流硬挤到了后排临窗的地方。
“三姐,你赶紧坐下吧,我站一会儿没事。”
被挤来挤去的赵小靓,一边护着行李,一边急色的对要给她让座的姐姐说道。
都这样了,还让来让去的。
刚上来一波乘客,正好把她们姐妹拥挤到了刚刚腾出的一个座位跟前,小美正好跌落在座位上。
好在很快她身侧位上的人起身要下车,小美连忙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为妹妹占位成功。
尽管小美终于能够安心舒适地坐在座位上,不再受人流推挤之苦,还能欣赏下沿途宜人的风景,然而在她的心底,仍不免泛起一丝紧张与不安。毕竟,对于即将面临的未知,她并无十足把握,不知等待她的将会是何种境遇。
赵小靓略显困惑地向她的三姐询问道:
“三姐,现在不是还没到开学的日子吗?怎么这么早就过去呢?”
她算了算,距离正式开学还有十来天时间,她三姐也是,就这么迫不及待的想早点离开家吗?
“哈,是比人家通知的早了几天,家里也没地儿看书,早点去也好。”
小美老实回答,在妹妹面前有什么可装的,就家里那挤巴样,又得干活听她妈唠叨,还是早“托生”的好啊。
赵小靓不再说什么了,想想也是,她姐才去教书,不得好好备备课么,家里哪有这条件?光听她们母亲唠叨就让人心烦气躁了,别说安静看会儿书了。
“三姐,我帮你把行李提到宿舍后就得返回去,我只请了半天假。”
赵小靓瞅瞅跟前的几件行李包,看向三姐说。
“你不用跟我进厂,学校说有接的人,你帮我提下车就行,然后赶紧上车,不然就没座位了。”
上下午才各两趟车,往返肯定人都一样满员。
“那。。。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