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懂——同学之间嘛,不管男生还是女生,通信交流不是很正常的事嘛。”
曲筱筱似乎察觉到同伴并不想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于是很识趣地回到自己的铺上忙活了起来。
每天晚上,她都会戴上耳机收听英语广播节目,而赵小美没有曲筱筱精致的耳机,便只好将那台老旧的半导体收音机音量调到最低,差不多只有自己躺在那里才能勉强听到声音。
这台像块小灰色砖头的老旧半导体收音机,还是她哥赵锦城上中学时用过的,由于家里经济条件的限制,她暂时还没能力购买一台新式的来听。
“阿姨,我是小美一中的同学,她不在家吗?”
在赵小美前往九原师范专科学校报到的第二天,蓝定筠带着自己的妹妹找去了她家。当时家里只有小美母亲和她大姐赵小玉在。
小美母亲对相貌出众的兄妹俩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热情,态度上也保持了一种不远不近的距离。在聊天的时候,还顺口提起了李士林之前来找过小美几次的事儿,她这么一说,瞬间让气氛变得有点微妙又复杂起来。
蓝定筠这次回来探亲,是在妹妹的一再撺掇下,才鼓起勇气直面自己的情感问题。现在的他承受着家庭带来的巨大压力,主要是因为他父母对这个小儿子寄予厚望,一心希望他能够继承家族的传统,进军营打拼,争取在那里干出一番成绩,达到他们心中的卓越标准。
要知道,他爸和他哥都是当兵的,而且在部队都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可蓝定筠心里有自己的打算和憧憬,他想从部队退役后回到九原,参与到地方建设工作。只不过,他的这个想法和他家里对他所抱有的期待完全不一样,这让他在追求自我梦想的实现和尊重他父母对他的期望之间左右为难起来,像陷入了一个十分纠结的选择题一样。
蓝定筠其实并不知道小美已经顺利考上了大学。他那天特意去找她,就是想找她倾诉一下心事,得到她的支持和鼓励。
但不凑巧的是,这个时候的赵小美已经去了九原师专报到入学了。蓝定筠犹豫着是不是该直接去学校找她,但又担心他这样做可能会打扰到她,引起不必要的困扰。
最终,蓝定筠和小美妈妈商量过后,决定先给小美留一封信。在信里,他把自己的困惑、纠结以及对未来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全盘托出,非常诚恳地向她请教并寻求她的意见。
写完了信,蓝定筠琢磨了一下,觉得还是直接把信交给小美比较好。不过,通过跟小美的妈妈交谈,他了解到小美会在她哥哥婚礼当天赶回家,于是就采纳了小美妈妈的意见,没有选择寄信的方式,而是将这封信交由小美妈妈妥善保管。
小美母亲还亲口答应了,小美回来一定交给她。
在刚写的这封信里面,蓝定筠毫不隐瞒地向小美讲述了自己现在遇到的难题,真心希望小美能给他些建议。他还关切地询问了为何之前没有收到小美的回信,以及关于她回家参加哥哥婚礼的情况。最后,他细心地问候小美在婚礼结束后是否已经安全回到学校,并重新适应了学习生活。
看完了蓝定筠写的信,赵小美并未因误会得以解开而倍感欢喜,反而有一种如释重负般的放松。信里包含的诸多内容让她意识到,她和蓝定筠两个人未来走到一起的可能性非常渺茫。
原来,蓝定筠是个低调的高干子弟,而赵小美则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家庭。就算对方能放下门户观念接纳她,她也不会主动去靠近这样的家庭背景。这不是因为别的,纯粹是因为她的性格使然,不喜欢受到过多束缚。要是真嫁进那样的家庭,估计得步步小心、处处留意,这种生活方式完全不符合她自由随性的个性。
小美心里清楚得很,有些事情不必过于纠结。就像她妈这段时间为了她哥婚礼那些杂七杂八的事儿忙得不可开交,许一时疏忽,把蓝定筠来找她并且留下一封信的事情忘了个干净,或者是有意没提。现在再去深究这些确实没什么实际意义。
关键在于认清当下该做什么,未来又要如何做决定。家里总是闹哄哄的,尽管母爱不常常挂在嘴边,但人际交往的学问确实既深奥又复杂,这些都是日常生活逃不开的零零碎碎。与其老是沉浸在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里,还不如静下心来整理清楚自己的情感脉络,勇敢地去面对生活带给的各种挑战和机会,这才是真正重要的大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