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赵小美的平凡人生 > 第45章 第四章回城(4)牵线搭桥

第45章 第四章回城(4)牵线搭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补习班已进入预考倒计时的曲筱筱和赵小美得知这个消息后,都非常高兴。她们觉得这一切都是缘分,是她们的友谊促成了这段美好的姻缘。

赵锦城和曲筱筱的姐姐互定终身,在赵家算是件大事,小美父母对此喜上眉梢,但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结婚的准备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小美母亲其实早就给儿子积攒了几年的结婚用品,像四铺四盖等床上用品早就备好了。虽然受家里经济条件的影响,但一些重要的生活物资和地方习俗该有的东西还是要准备的。

在过去年代里,“三转一响”是社会中极具代表性的家庭四大件,分别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这四样物件在20世纪60至70年代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中自行车不仅是一种珍贵的代步工具,它还象征着拥有者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拥有一辆自行车的家庭,往往会在邻里间引来羡慕的目光。

缝纫机则是那个时代家庭生活中的实用必需品,其重要性体现在日常衣物的修补以及自制服装上,在物资相对匮乏的时代,缝纫机能帮助家庭节省开支并满足个性化需求。

手表作为当时较为稀罕且价格不菲的商品,佩戴一块手表不仅是计时的需要,更是个人品味与社会地位的体现,持有者往往会因此而倍感自豪。

至于“一响”收音机,是当时最为普及的娱乐和信息获取工具,为家庭成员们带来了音乐、故事、新闻以及天气预报等多元化的听觉享受,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除了这些大件物品外,男方家庭在准备婚事时还会精心购置床上用品,如“四铺四盖”,包括四床床单、四床被套,以及一对枕头套等全套寝具。此外,家具类的必需品如衣柜、桌椅等也是必不可少的嫁妆内容。

婚礼过程严谨且充满仪式感,从提亲、定亲、送彩礼到迎娶新娘,每个环节都遵循一定的传统规矩和礼仪。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同地区的婚礼习俗也发展出了各自独特的风貌和习惯。

赵锦城作为家中独子,家人自然对他的一切都倍加重视,婚嫁所需的各种筹备工作更是力求周全细致。此刻,新居所需的家具木材已满满当当地占据了内屋地下室的空间,小美的父母正在琢磨着是否该请一位经验丰富的木工师傅到家里来给儿子制做新家具。

“其实没必要特意请外面的人来做这些家具吧,咱们完全可以自己动手做。”

就在此时,赵锦城走进了房间,参与到了这个话题之中,并且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你。。。会木匠活吗?”小美母亲不禁被儿子的提议逗乐了,觉得他突然有些异想天开,毕竟制作家具可不是儿戏。

“我的同学李立中比较擅长木工手艺,他家里的柜子什么的家具都是他自己亲手做的。我已经和他联系过了,他说同意来咱家帮忙,我可以在旁边给他打打下手,协助一下。”

听儿子这样说,小美母亲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既然有这样的熟人愿意帮忙,自然是再好不过,而且手工费可能也会相对便宜些。

“那。。。咱们得给人一天开多少工钱呢?”小美母亲关切地询问起工钱的事儿。

“他说不用给工钱,只要一天管两顿饭就成了,对了,妈,李立中最喜欢吃鸡蛋了,您每天记得多给他煮几个荷包蛋就好。”

“真的?”小美母亲一听心里暗自欢喜,这倒是简单,家里别的东西或许不充裕,但鸡蛋是最不缺的——鸡棚里每天都能捡拾到八九个新鲜鸡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