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群人高考结束后心情都挺舒畅,但面对漫长的录取等待期,多数人无暇顾及田间的劳作。但村庄的日常运作不能因此停摆,农田里的活儿依然得有人接手去做。
童金泉作为知青队伍的负责人,深深明白自己肩头的担子不轻。于是,他组织了大家开个会,动员大家即使在等待录取通知的这段时间里,也不可过于松懈,而应该持续为村庄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尽管我们刚经历了高考,但我们不能丢掉自己的基本职责。这段日子,我们可以一边等待结果,一边为村子尽点绵薄之力。这样一来,既能通过劳动赚取工分、锻炼身体,又能实实在在地为村子的发展添砖加瓦,你们觉得呢?”
队长的这番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于是在翘首期盼录取通知书的同时,知青们纷纷主动投身于村里的各项劳动之中,持续不断地为村子的发展注入活力,贡献力量。
到了第二年的一月份,蒙里统考成绩优秀的考生都接到了体检通知书,东胜村参加高考的人也不例外。很快,童金泉、王新生、马舒阳、李洁、丁晓和村大队长张齐强都去了县人民医院进行体检。据他们回来讲,体检要求的特别严格。
虽然几人的体检都顺利过关,但接下来的政审环节让大家心里都有些慌。尤其是出身不太好的马舒阳,整天在屋里待不住,从这个房间走到那个房间,走来走去,烦躁不安。赵小美看在眼里,安慰他说:
“舒阳哥,你也别太焦虑啦,放宽心静待就成。要知道,政审的结果可不是咱们能左右的,所以真没必要过分担忧,一切顺其自然就对了。”
“妹子啊,你可能还没完全理解政审的严肃性。这就像是你在追逐梦想路上突然遇到一面看不见的高墙,想要跨过去真心不容易。听说政审严格得很呐,不仅要审查你的背景,连你祖辈三代的都不会放过,就怕有半点不清白的地方。所以,能否顺利通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家历史是否干干净净。”
“没有那么夸张吧?”丁晓有些不信地摇摇头,“现在高考都恢复了,啥事儿都在慢慢的走上正轨。我想政审应该也不会像以前那么严了。马舒阳,你就别自己吓唬自己了,还是放宽点心吧。”
马舒阳走后,李洁深有感触地说道:
“其实他那么担心也是有道理的。在这个时代,出身和家庭背景真的很重要,它们就像是你人生的标签,直接影响到你的未来。这时候,家庭历史和个人前途是紧密相连的,真的很难分开。”
“政审这一环节,对于个人的未来发展确实影响很大。无论你是渴望学业有成,还是希望谋得一份理想的工作,甚至只是想过平静的生活,都与政审的结果紧密相关。可以说,政审就像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十字路口,它的结论很可能直接影响你日后的道路选择。”
“所以提及政审,人们往往都会感到格外紧张,尤其对于家庭背景较为复杂的人来说,如马舒阳这般,更是容易陷入焦虑不安的情绪之中。”
一月底,公社里传来喜讯:
所有参加高考的考生都成功通过了政审,这其中还包括了家庭背景相对劣势的马舒阳。当得知这一消息时,马舒阳兴奋得几乎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那一刻,他几乎要激动地跪地叩谢以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
看着欣喜若狂,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的马舒阳,大家知道,这个机会对他来说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他为此付出了太多的努力和等待。这次政审的通过,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他一直以来的坚持和努力的回报。从此以后,他可以挺直腰板,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和机遇。
听说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得等到春节后才发,童金泉和知青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先回家过年,节后再回来等。赵小美因为脚还没好利索,就写信告诉家里今年过年就不回去了,免得家里人担心。她还特地给家里编了个理由,说考上大学的知青们都选择留在这里等通知书,所以大家都决定留下来一起过春节。
二月中旬,赵小美接到了二姐赵小莉寄来的二十六元钱和一封饱含关怀的信,这让她心中涌起阵阵暖意。她深知这是姐姐对她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呵护。在信中,赵小莉再三叮嘱妹妹,务必用这笔钱为自己购置些美味的食物、添一件新衣服,在乡下过一个温馨愉快的新年。
读着二姐的来信,小美不禁眼眶湿润了,她清楚地意识到,姐姐为了家庭默默付出了许多辛劳,而作为回应,她所能做的就是要加倍努力复习好功课,争取在来年一举考取大学,以不负姐姐的殷切期待与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