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识数呀?以为五块钱是五毛钱,说有就有啊?”赵小莉瞪了妹妹一眼,不满的责备道。
最后小美费尽口舌从她二姐那里借来了三块钱。可能是因为赵小莉觉得自己很快就要接父亲的班去银行上班,而妹妹却要像哥哥那样去农村当知青,心中有些愧疚,所以这次出手大方了许多。
“这三块就算姐给你买礼物的钱吧,不用还了。”
赵小莉想什么呢?她压根就没打算还钱。她马上都要去银行工作了,还会看上这点小钱吗?赵小美心里虽然这么想,但嘴上可不能说出来。于是脸上带着惊喜的表情,讨好地对赵小莉说:
“谢谢二姐!咱家就属你最大方了。”
憨厚的赵小莉只是对妹妹叮嘱道:
“别让妈妈发现,快把钱收好,路上别弄丢了。”
小美觉得,她二姐是家里最公正无私的人。在未来的日子里,赵小莉确实成为了赵家的顶梁柱,连父母有什么事都要依靠家中的二女儿,简直是里里外外一把手,支撑起了整个家庭的运转。
初到陌生环境中,与人一家子同睡一张大炕上,赵小美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听着旁边此起彼伏的鼾声,有时甚至像拖拉机一样的呼噜声,前半夜她根本无法入睡。没办法,每次回家往返一次都要在人这里落脚,她总不能在长途车站过夜吧?住旅馆更是想都别想,一是没钱,二也不安全。
夜深人静,赵小美躺在炕头上,想念着家里的温暖。大姐赵小玉的鼾声时常响起,那熟悉的节奏让她感到安心。要是哪天听不到大姐的呼噜声,她反而会有些不太习惯,甚至睡不踏实。
赵小美离开家的时候,赵小莉已经顺利通过了银行的考试,并且在所有接班的女子中名列前茅。赵小莉的算盘打得熟练流畅,几乎可以与她们母亲相媲美了。
估计现在的二姐已经正式成为银行的一员了吧?
再过两个月,哥哥赵锦城也将回到家探亲。到那时,他们又能吃到他带回的大米了。听二姐说,父母正在托人办理将哥哥调回本地的事宜,赵小美心在中默默祈祷事情能够顺利。
小妹赵小靓今年刚上初二,虽然没能如愿进入一中学习,但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对她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毕竟将来无论怎样,她都可以接母亲的班去银行上班。这样家里就只剩下大姐赵小玉了,她的年纪已经不小了,早该嫁人。。。
赵小美躺在炕上,翻来覆去想着家里的事,渐渐闭上眼睛进入了梦乡。在梦中,她似乎看到了家人们的身影。不知过了多久,鸡鸣声将她唤醒。她睁开眼,见这一家人都还沉浸在睡梦中,便继续闭着眼想事。即使她想起来要出去方便,也怕惊醒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只好强忍着。炕中间的便盆让她感到十分不舒服,一次都没有使用过。他们家都是放在地下靠门边的,而人这里却直接放在了炕头里,万一不小心蹬倒了怎么办?
有时候她也会无聊地想象尿盆翻倒的一些画面,不觉心里感到有些发怵。甚至还会起一身鸡皮疙瘩。更让她难以接受的是,即使醒着假装睡着的状态下,她还要憋着肚子听这一家子“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响。
关于阳县城的记忆,也就这么多了。似乎大脑选择忘却了一些事情。所以除了后面要讲述的东胜村还有点印象外,其他记忆都变得非常模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