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_忆写于2023.12
在赵小美他们居住的胜利路上共有三所小学。从他们家住的银行大院出发,向西行进五六百米,经过通往中行街的路口,再继续向西走一百多米,便是胜利三小。然后再往西走一点,隔着几个商铺,就是胜利路二小了。
胜利二小继续往西行进几百米,便来到了胜利一小。这所小学的面积比其他两所大了许多,师资力量和生源质量也更为优秀。赵小美的哥哥姐姐都就读于胜利一小。然而,当轮到她去报名时,学校已经招满了学生。
就连胜利二小的名额也早已满员。如果不是赵小美通过了那位女校长的测试,被破格录取,不满七岁的她那年也入不了胜利三小。
当时女校长具体考问了些什么,现在的她已记不太清,但有一句问话却至今记得非常清楚。
“咱们guojia的zuigao领导人是谁呀?”
“伟大领袖maozedong!”
还不到七岁的她声音清脆,举着小胳膊,满怀激情地回答道。
等到她妹上小学的时候,入学报名难度已经有所降低。不过,想要进入胜利一小,如果没有关系或熟人帮忙,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小美母亲给小女儿选择了胜利二小。
赵小美并不喜欢妹妹就读的学校。从大门进去,整个校园就像一条长长的街道,难以瞬间窥其全貌。相比之下,她更喜欢自己学校的布局,四四方方的,是一个学校该有的样子。
胜三小面积虽不大,但校园布局非常规整。做广播操、开大会或举办运动会时,显得井井有条。而且一进校门就能看到对面的大主席台,整个校园设计的非常合理。
三所小学曾联合举办过一次运动会,赵小美作为胜利三小的运动员代表,参加了跳高和200米短跑两个项目。在跳高比赛中,三-四年级女生组的最低要求是跨过70-85厘米,而她所在的五年级女生组要求最低跨过85厘米跳杆。
赵小美平时上体育课时,能轻松跳过1.1米,而另一个参赛的一班女生韩素颜最高能跳过1.2米。
所以学校派出了她俩参加跳高比赛,其他女生都未能达到跨越一米栏的高度。
在三所小学联合召开的运动会上,胜利三小处于明显的劣势。无论从人数还是实力上,都无法与前两所小学相提并论,尤其是排在第一的胜利一小,是全市小□□动会前几名的记录保持者。
已经在一中上初二的赵小莉告诉她妹,“胜一小我们那届是八个班,低年级应该也差不多。”
在这次班级动员会上,王老师告诉他们,胜利一小五年级有八个班,胜利二小有五个班。
相比之下,他们胜利三小只有一二两个班。难怪同学们还没比赛就没了底气,明显处于劣势嘛。
讲台下早已是一片嘈杂的议论声,“这还怎么和人家比啊?”
“就是,这么几苗人还去参加的什么比赛啊?”这是大部分同学们的想法。
“大家安静一下!”班主任王老师用教鞭使劲地敲击了几下讲桌,同学们这才一个个坐直,不再交头接耳。
王老师放下手中的教鞭,目光扫过整个班级后,这才语气严厉地说道:“去不去参加,是由你们来决定的吗?!”
顿了顿,她又继续说道:“这次之所以三所学校联合举办运动会,是因为下个月全市小学生秋季运动会要召开了。为了选拔出我们片区的优秀参赛选手,三所学校决定联合举办这次运动会。”
“下课后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愿报名参加各个运动项目。”
王玉珍老师接着说道:
“被学校选上的参赛运动员,学校会发放统一的运动服,不过不包括裤子和白球鞋,需要参赛的同学们自己准备。另外被片区选上的同学,上面会发整套运动服和一双白球鞋。”
听到这里后,台下的大部分学生开始不淡定了。互相鼓动着:“报吧,怕什么,就算比赛得了最后一名也不怕丢人,起码能混件运动服穿穿。”
“万一要是被片区队选上了,还能再得整套运动服和一双白球鞋呢。”
“好了,大家踊跃报名参加比赛是好事。”王玉珍老师满意地点点头,又说道:“愿意参加的同学,下课后去体育委员庄泽那里报名,下课!”
班主任没有责备台下的吵吵,她一离开,同学们立刻行动了起来,纷纷向体育委员的桌子冲去,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自己擅长的项目,生怕迟了就被别人抢走了机会。
“美儿,快点!赶紧报名参加短跑和跳高,你最擅长这两项了。”
坐小美后两排的陈翠珍比给自己报名还要着急,高声地呼唤着赵小美去填报。
不知是她故意为之,还是真的记不住,赵小美已经多次提醒过她,不要在学校叫她的小名,但翠珍似乎很难改掉这个习惯。
陈翠珍说的是本地话,每次叫赵小美的小名时,尾音“儿”不仅用的升调,而且拖得特别长,听起来像那种毛绒绒小东西的名字。
“你妈、你姐和你妹不都这么叫你的吗?”
说的次数多了,有回翠珍终理直气壮地反问道,让她一时语塞。于是脱口说:
“她们是我家人,能一样吗?”
“那我还是你最要好的朋友呢。”
陈翠珍撇撇嘴,有些不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