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想避开华长清,他找到了就往外散,他想着那是他亲妹妹,根本想不起自己的小家。
郑雯吵累了,再闹就难看了。
因为华长清脱口而出的话太伤人了。
因为她又是换地方存钱,防贼似得,又是指责他背地里藏私房钱送妹妹,华长清说:“吵什么吵?家里的钱还不都是我挣得!”
郑雯一下子就萎了。
她的付出没有直接的金钱折算,她生儿育女,她种地,她养牲口,她照顾一家老小的吃穿,到头来她还是不挣钱、吃白饭的那个!
郑雯委屈的要发疯,这个时候格外的想念郑老太太。郑老太太还在的时候,华长清还知道装一装呢。
家里两个大人气氛凝滞,华元璋谁的霉头都不敢触,他琢磨了一圈,跑去临水村,上他二姐家打了打秋风,花了没两天,手里又差不多空了。
能让他占到便宜,纯属杨四好面子,他一口一个姐夫,把杨四说的不好意思,才给了他点。这要是给他二姐知道了,估计会气的原地弹起来追他要债。
华元璋还给远在南城的大姐写了几封信,每封信去掉主语和问候,只有一个中心思想:给我钱。
不知道是路远,还是华咏姝自己也没钱,反正至今还没远水来解他的渴,他还要倒贴邮资。
筛选完一圈之后,华元璋终于想到了华咏章。
以前放假和周末,她都被他指使出去干活,春天挖草药,夏天捡知了壳,一年四季都在忙活,虽然挣得少,聊胜于无。他本来已经瞧不上那点钱了,但是工作没了,家里老是给他脸色看,他要点面子,就经常不回家吃饭。
在外面吃吃,也有滋有味的,就是兜里空空。
听说老冯家在镇上开了饭馆,他本来不信的,冯家那一大家子废物点心,全家放一起没有一个能挺着腰杆子说话的主……
尤其是冯大河出事以后,冯家恨不得全家都弯着腰过活。
他们家的赤贫程度已经到了秀水村妇孺皆知的地步。
冯大河出事以后,冯家上门借钱,他爹当着他面掏的,把当月刚发的工资都递过去了。
他今天来,没别的意思,纯碰碰运气。
华咏章每个月那么点生活费,他们家都知道,他爹装不知道,纯是不想管。
但是华咏章肉眼可见的长胖了。
这说明什么?
华元璋觉得他找到答案了。
他妹和冯月梅以前就老一块玩,现在估计冯家发达了,每天像施舍流浪猫狗似得给她点东西吃,不然就她那一天三顿粥的生活费,她能长个子?
他不信。
就算他预估错了,看在老邻居的份上,去冯家饭馆打个秋风,没什么压力吧?
还有他爹之前借给冯家的钱,他爹不好意思开口要,他好意思啊。
捋好思路,他当天就骑着车准备出门,被他爹喊住日常训斥的时候,华元璋感觉自己的忍耐到了极限。
他放狠话:“且看着吧,我很快就能证明我不是孬种!”
华长清对自己儿子啥尿性已经门儿清了,他深怕这孽障再出去搞事,现在他因为儿子丢得脸,已经让他之前因为女儿们读书挣得面子都掉光了。
但华元璋随即道:“爸,今天周五了,我想去接小五回来,她放学要走那么远路才能回来,挺辛苦的。等接了妹妹回来,妈地里的活也能多个帮手。”
华长清这才顺气:“也行。”
华元璋见他爹脸色好点了,立马顺杆子爬:“就是我出去一趟,总不能连口水都没得喝吧?”
华长清冷哼一声:“找你妈去。”
华元璋控着自行车,没骨头似得挂在车上:“五毛,给我五毛就行了。”
华长清气的胡子乱飞:“找你妈要去!”
华元璋还不死心,华长清把两个口袋翻出内衬:“一分也没!还不是怪你!”
华元璋悻悻的作罢:“爸,你混的也太差了。”
想了想他掏出三毛:“给你三毛,我前儿去我二姐家,帮他们收钱的时候贪的,见者有份吧。”
华长清:……
孽障!孽障!
小孽障一路骑到镇一中,还打算找人问问呢,就看到冯家小儿子。
以前冯四哥多憨的一个人呀?现在满面春风的站门口打忙活呢。
北城小吃?
华元璋把车找个地方停好,再转过来,正巧赶上放学高峰期。
不过打个转的功夫,门口就排了好长的队伍,华元璋兴冲冲的往里挤,被人叫住:“同学,排队。”
华元璋兴奋的脸都红了:“我跟你们不一样!我不用排队!”
这个年纪的孩子还都挺愤世嫉俗的,华元璋吹完牛,被附近几个轮着讽刺了一圈,等他回过神,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直接进了北城小吃的后厨。
是他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