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引玦 > 第58章 风波定(十九)

第58章 风波定(十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玚站起身来,走至李瑞面前,蹲下同他平视,旁边的刑部狱卒立刻按住了李瑞。

“皇兄逼宫的那一夜,朕同皇兄说的话,皇兄怕是都忘记了。皇兄啊,你的恃才傲物,才是你沦落至此的根源,跟朕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不要恨朕,要恨就恨你自己。”

李玚潇洒地转身,玄色龙摆扬起,金丝龙纹宛若游龙,令人心神向往。

李瑞突然发了疯似的,拷着铁链的手拼命向前伸去,扑腾滞留在空中的龙纹。

刑部狱卒尽全力制住他,见他仍不放弃,索性重敲了李瑞的手臂。

李瑞这才吃痛地缩回了手,发红的眼睛却死死地盯住李玚身上的龙纹不肯送。

妄想是种,执着是肥。

妄念和执念,同根同长,互相汲取力量,在心中长成参天大树。

哪怕此前只是一颗种子。

李玚挥手一坐,随意问道:“你们二人,可有谁唆使谁?又或者说,谁逼迫谁?”

台下沉默。

言正嵩深深地望着李瑞,转眸对李玚说:“今日殿审,可会记录在案?”

“自然。”李玚答。

“可会更改?”他又问道。

李瑞扬了扬尘:“说什么做什么,就是什么。”

言正嵩嘴角露出得意的一抹笑:“是我诓骗二殿下逼宫的,二殿下先前不知此事。乌蒙是我联络的,逼宫是我逼迫他的,李瑞事先都不知情。”

李瑞不可思议地看向言正嵩,瞳孔里满是惊惧。

李玚知道言正嵩什么心思,耸了耸肩:“言相的一面之词,该记下的。不过朕这里有一张口供,运私铁的车夫说,让他运货的人是李瑞,那朕该信谁呢?”

言正嵩刚要开口辩解,李玚就将口供揉成团扔向他:“你想为李瑞在史册上留下个尚好的名声,哪怕死了,身后名也好干净些。所有的罪责你一人担下,言正嵩,都已经脱下华服跪在这了,你还有这么多绕绕弯弯的小心思。可证据就摆在这,朕不戳穿你,实在愧对史官,也愧对三司。”

李瑞握住了言正嵩的手,示意他不必过多言语。两双被铁链交缠住的双手,连在一起,铁链也跟着有情义了起来。

李玚偏过头去,装作没看见。

到底还是有些心软。

“逼宫之事,是我二人合谋,谁也撇不开谁。”李瑞言道,丝毫不惧。

李玚淡淡道:“逼宫谋反,是诛九族的大罪。你们起兵的时候就没想过,你们身边的至亲至爱,会被你们一起连累吗?拿全族的性命来赌自己的私欲,值得吗?”

闻言,言正嵩没有接话,目若冰霜,绝情至极。

李玚见状,不愿和言正嵩多废话,低下头默了一阵。

“言相可还有有错要坦白?”他问了句,抬眸注视着言正嵩的反应。

言正嵩扭起一丝讥笑,“陛下何苦为难我?”

李玚摇摇头,叹道:“既然言相想不起来,那朕便帮言相理一理一桩旧案。”

言正嵩心下一紧,顿觉不妙。

“七年前,春闱时,进京赶考的学子们一朝毒发死于考场,最后查至是当时的宰相苏翊所为,全府抄斩,不留活口,言相可还记得?”

言正嵩的肩膀止不住地颤抖,惊恐凝成了一团憋在心里,他仍沉住气问:“这桩案子先帝在时便已了结,全是罪臣苏翊的手段,跟我有何干系?”

“言相,刚审了两案,您知道的,朕不会用没有证据的事情来污蔑你,不然会让朝臣百姓寒了心。”

言正嵩紧绷的弦数根断裂,惊云散成一团污尘,蒙蔽了狡辩的嘴脸。

李玚正欲开口反讥,言正嵩就冷冷道:“李玚,这是先帝绝不改口的案子。你现在翻出这个案子,替苏家洗清冤屈,你让先帝怎么想?让天下人看你们父慈子孝的笑话吗?”

殿中一片沉默,言正嵩惊诧地朝周围望去,人人都低着头,似乎对这件事置若罔闻。

“不用看了。”李玚忍着心痛,想起沈书清跪在大殿之中所受的屈辱和痛罚,他便对眼前人更加憎恶,“这件事,不是朕主动要查,是有人亲自举着证据来朕面前,告知朕此案苏翊清清白白,罪魁祸首却是你言正嵩。”

“是谁?”言正嵩不可置信地问道。

“苏家独女,苏筠。”

话一落下,大殿之中迈入一女子身影。

素白里裙如鹅毛飞舞,淡青色的外衫随过殿风轻扬。垂落于腰间的青丝翻腾如浪,素雅的发髻上别了一只白玉簪,和腰间的白玉玦呈辉映之势。

沈书清手中托着数张薄纸,怕纸张飞扬暗自用拇指按了按,稳稳踏入大殿。

她行至言正嵩身旁跪下,行女礼道:“臣女苏筠,拜见陛下。”

今日上殿的,不是工部侍郎沈书清,而是冤臣独女苏筠。

沈书清转头望向言正嵩,轻声问候:“言伯伯,好久不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