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引玦 > 第21章 观音泪(十六)

第21章 观音泪(十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祠堂内凌乱一片,沈书清愣在原地,体会着无情的苦涩,难以下咽。

她又何尝不是在泥沼中苦苦挣扎之人,为了寻求那一点点可以得到光明的机会,又何尝不是赴汤蹈火。

再坚毅的心在此刻也不过一块废铁,不堪一击。她朝四周望去,才发觉自己的身边已空无一人,自己竟是孤身一人。

她缓缓起身,郭长规不能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背上罪名草草了结此生。

阿爹也是忠臣,却尸骨无存。

沈书清发自内心的,想帮帮郭长规。

郭府不能久留,她将罪状书归于原位,出去后轻轻合上了门。今夜宫门已经落锁,想进宫已无可能,只能等明日了。

依李珩暴戾的性格,阿来恐怕是有危险。她必须尽快赶进宫,救出阿来。只要阿来肯道出实情,郭长规就还能重获清白。

翌日上朝,户部尚书之位空缺,朝臣们议论纷纷,皇子党们都不会错过这上佳机会,虎视眈眈。

李珩已然失势,言正嵩干脆直接摆明,站在李瑞这一边,想让李瑞一边的人接手户部尚书一职:“陛下,户部乃六部中较为重要的一部,依老臣之见,钟辉可担此大任。”

钟辉乃李瑞生母钟慧的胞弟,言正嵩此言一出,无异于表明自己的立场,可懂朝局的人谁人看不明白,就等着看言正嵩何时自己暴露。

沈书清立于后头,眼观着朝堂上的风吹草头。她目光稍稍一移,望向李玚。只见李玚不动声色,仿佛没听见言正嵩的一番话,不做任何表示。

钱斯源是李玚的暗棋,钟辉绝不可能是李玚的人。

若换平常,此时夺储双方必然有激烈的争吵,可现在却空寂了许久,只有言正嵩一人出来发了话。

沈书清感到纳闷,李玚在筹谋些什么?他若是真想夺储,必不会放弃户部。那他此时是觉得言正嵩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还是觉得自己必赢。

陷得深了,沈书清才突然反应过来。自己早已同李玚没有了干系,何必想这么多。

可她做不到冷眼瞧着李玚输。言正嵩当年仅凭几句莫须有的虚话便给阿爹扣上了滔天大罪,若真要对付起来,言正嵩绝对不是善茬。

她又想到,李玚同方成才的对话。李玚从方成才手中拿走了关键证据,难不成说,李玚也想用当年之案,来对付言正嵩吗?

方成才私藏的书信,沈书清不是没想过从李玚手上夺走。可她莫名觉得放至李玚处得以心安,便也想着不急一时。

沈书清心中一凛,她好像忽然明白李玚究竟在图谋何事,倘若当真是为苏家,她只怕是误解了李玚。

但他们心里都清楚,盛宁帝在世一日,这桩旧案便没有重见天日的机会。如若真是想堂堂正正地翻案,必须等到新帝登基,还必须是李玚。

那又何妨呢?利用是真,夺权是真,无情也是真。李玚从未把她放在心上,她又何必去较真李玚的一举一动?

沈书清自嘲地无声哂笑了一下,不再看李玚的背影。

盛宁帝见殿中无人异议,便从了言正嵩,提擢钟辉为户部尚书。

下朝后,沈书清揣着心事,缓步走在后头,意兴阑珊。

傅深不知何时出现在她面前,沈书清忍不住往后退了几步。

她微微一瞟,瞥到傅深身边还有个板着脸的李玚。

傅深率先开口,关心问着:“听闻前几日沈大人病了,不曾来上朝,今日可好些。”

沈书清纵是再不愿搭理,表面的客套功夫还是要做:“有劳傅大人记挂,我已经好多了。”

“沈大人一下朝就愁眉苦脸的,可是对方才之事感到忧心?”傅深漫不经心地问道,随意地拨弄着自己的手指。

看来前几日的恩怨,傅深并不晓得。

沈书清哪里还舍得给他们好脸色,冷冷道:“傅大人怕是多虑了,沈某只管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别的一概不关心。”

傅深似是感到沈书清冷淡的态度,不解地看向李玚。

李玚当然不愿多语,扭过头去装作没看见。

场上气氛怪异,此二人之间明显发生了什么。傅深隐隐猜到一些,叹着气说:“幸而沈大人从未参与朝堂纷争,不然某些人只怕是要着急上火了。”

闻言,李玚眸似冰刃,狠狠投向傅深。傅深丝毫不惧,兀自看向沈书清淡定的脸庞。

沈书清当是心狠,毫不顾及往日情分,狠言相向道:“傅大人说的这句话,沈某是一个字也听不明白,就当是大人在打趣我了。”

李玚面色骤然寒了几分,他上前一步逼近沈书清,沉声道:“沈书清,你当真要如此待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