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引玦 > 第17章 观音泪(十二)

第17章 观音泪(十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沈书清点头应下,随和道:“无妨,方丈能帮我,我便十分感激。可惜僧人不能亵渎寺宇,不然我还真想请方丈算一算我这精心修建的寺。”

方丈闻言,难得一笑,听闻身后有小僧唤他,便匆匆与沈书清道别。

沈书清卸下全部伪装,愁容浮现,方丈的一番话意思不明,她心中的思绪更加乱了几分。不过方丈未明难事,想必李玚还是能逢凶化吉。

她不愿继续沉溺于烦琐,转身回了寺中。

沈书清孤身走进寺里,跪至观音神像前,诚心祷告。李瑞一番话让她心中不安已久,虽未参与,但夺权之争的残酷她不是不晓得。她不知之后会发生何事,未知的恐惧更让她惶惶不安。

耳闻外头车马声渐近,沈书清直起身来,朝寺外望去。

李珩和郭长规步履徐徐,身后跟着阿来,一众人朝观音像走来。

沈书清先一步走出寺门,端正行礼道:“见过大殿下。”

李珩似是不欲和沈书清多言,眼神却未离开过这寺中观音,敷衍了句:“沈大人无恙。”

沈书清顺着李珩的目光望去,除观音像瞧不出其它门道,她讷问道:“殿下对这观音感兴趣?”

李珩瞟了沈书清一眼,打着圆场:“这镇寺之宝,我可不得多欣赏几眼。”

见李珩爱答不理的态度,沈书清有些不悦,索性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殿下,光看是没用的,若心怀杂念,神佛也不会帮你。”

李珩的性子,根本经不起激。听言,他直接转头,冷嘲热讽:“我再不济也是当朝大皇子,你不过一区区侍郎,草民出身,何来资格教训我?”

若无郭长规,李珩怕是连夺权的资本都没有。如今却能趾高气扬地在这里沾沾自喜,沈书清不得不感慨一句这皇家天下当真是子凭母贵。此等心性,如何斗得过李玚。再多哀怨也不用,当下与李珩正面起冲突不为上计,不如由他威风一时。

“殿下说的对,是我失言,还望殿下莫怪。”沈书清鞠起身来,作揖赔礼。

李珩冷冷嗤笑了一声,自得道:“我劝你还是早点认清局势的好,每一日如此糊涂地过下去,迟早丢了这官帽。”

沈书清心中不免冷笑,不过是让她站其同一边,把话说得冠冕堂皇,甚至还带几分威胁。当下局势是李珩占上风不假,可最后谁赢还未可知。与有大愚而不自知的人分说,讲理不如迎合。

但沈书清还是面不改色,轻声说道:“是微臣鲁莽了,大人所言有理,微臣定当好好思量。”

李珩自满地轻笑着,沉言道:“我与郭大人有事商量,你让正殿中无关之人离开,莫要打扰。”

沈书清的眼神不自主地瞥向那观音像,李珩自打进寺起就目光就从未离开这观音,莫非这观音中暗藏玄机?沈书清也不好多问,只能妥协应下。

李珩不再与她多扯,带着郭长规和阿来进了寺中正殿。

沈书清独自一人绕着永济寺踱步,解着乏闷。

正巧碰见两个小僧吃力地端着一口大水缸,她急急走过去帮扶了一把,水缸才稳稳落地。

“梅山山脚处,有一泉,为山中难得的水源,离这不远。”沈书清笑着说道,怕僧侣刚来此处并不习惯。

小僧颇有礼貌,合十道:“多谢施主,贫僧也正为水源之事苦恼,施主真是解了燃眉之急。不过这缸是接天上甘霖所用,久旱成灾,若能得上天庇佑,将这缸中灌满,意味着天下灾民获救,自然是极好的。”

沈书清眼含淡淡的笑意,抚摸着水缸的外壁:“小师父们当真是有心了。若真能久旱逢霖,还真要谢谢小师父们的心意。不过近日看来,小师父的缸怕是要涸一阵了。若是要取水,小师父们如何解决?”

小僧们挠挠光溜溜的头,悻悻地笑着:“初来乍到,器物不全。只能自己多跑几趟山上,多取些泉水来。”

“需要我派些人手给你们吗?”沈书清问道。

小僧们急得摆摆手,赶忙说道:“出家人自当自力更生,方丈说沈大人能收留我们已是莫大的恩情,可不好再麻烦沈大人了。”

沈书清见小僧们如此决绝,也不好强求,她便和气说道:“那若是有所需,请务必告知于我。”

小僧含羞一笑,低着头说道:“沈大人的恩,贫僧们是还不完了。”

沈书清摇摇头,温柔言道:“你们能为天下福祉祈福,已是还恩,别的再奢求,倒显得我贪婪了。”

小僧点点头,想是寺中还有事要处理,先告辞了。

而沈书清凝视着这深不见底的水缸,眼中满是哀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