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八卦史记故事 > 第80章 秦始皇本纪(八)

第80章 秦始皇本纪(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赢政听到这个消息,极其震怒,败得太丢脸了。李信当然得不到好的结果。但是仗还是要打,能打仗的是谁呢?只能是王翦。于是嬴政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很能放低姿态),向王翦致歉,并答应加兵请求,凑足了六十万大军。

这时候王翦也表现出了一个军事家的强硬和圆滑。王翦出征时向秦王“请美田宅园池甚众”、“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出关前,又连续五次求赐美田,连部下也开始担心会不会太过份,王翦才说出了自己的用意:秦王生性多疑,如今秦国全国士兵尽交到自己手中,此时唯有向秦王诸多要求,才可以表明自己除了金钱以外别无他求,借此消除秦王怕他拥兵自立的疑惧。

王翦领兵抵达楚国国境之后取得陈地以南一直打到平舆。并俘虏了楚王。嬴政于是到了楚国去视察。这时候项燕立了昌平君作为楚王,在淮南造反。

说到昌平君造反,具体是不是真的出于个人意愿?可能性看起来比较低,昌平君是相当了解秦国和秦王的野心和实力的,背叛只能是死路一条。你要说他为了自己的国家“百死无悔”,也不是说不行,只是我个人不太赞同。

嬴政二十四年,王翦和蒙武攻打楚国,打败了楚国军队,昌平君死掉了,项燕也自杀了。楚国的部分领土被秦国占领。

嬴政二十五年,大举兴兵,秦始皇派王贲做主将,攻打燕国辽东,俘虏了燕王喜。然后回军攻打代国,俘虏了代王嘉。在南方王翦平定了楚国长江以南的地区,越国君主投降,秦国在越地设置了会稽郡。到此,只剩下齐国了。这年五月,举国欢庆。

嬴政二十六年,齐王建和相国后胜在边境西方发重兵抗拒秦军,并且跟秦国断交。但是秦国的策略不是跟齐国正面碰,而是从燕国往南打齐国,所以齐国西方屯的那么多兵根本调不过来,建筑工事也没起到作用,齐王建和大臣们也没有极力抵抗,齐王建也被俘。由此,齐国也灭亡了。

这里也有一个隐藏的事实就是齐国和秦国没有那么死磕,所以齐国整体人数和军队并没有遭到致命打击,保存了很多的有生力量。

东方六国都灭了,秦国初并天下,嬴政下令丞相御史说:“之前韩王献上国土交出玉玺,请求成为藩臣,但是很快又违背约定,跟赵国魏国合纵一起背叛挑衅秦国。所以我才出兵灭掉韩国,并且俘虏了他们的国王。我觉得这样就很好了,很快就停战了。赵王那里呢,派他们的相国李牧来递交盟约,所以,我才让他们把人质接回去。但是他们也很快就毁约,居然在太原造反,所以我忍无可忍,出兵赵国,并且也俘虏了他们的国王。至于赵国的那个公子嘉是自立为代王,没经我允许,是不合程序的,所以我才派兵灭掉他们。魏王开始的时候亲自到秦国来朝贺,但是很快又跟韩国赵国谋划攻打秦国,所以我派出兵吏打魏国,也攻破了魏国。至于楚王,他曾经答应把青阳以西献给我们秦国,但是很快又毁约,攻打我们的南郡,所以我发兵楚国,最终俘虏楚王,平定了楚国。至于燕国,燕王昏庸乱政,而他的儿子太子丹竟然偷偷让荆轲来刺杀我,所以发兵燕国,灭了燕国。至于齐王,他居然用后胜的计谋,跟秦国绝交,打算作乱,所以出兵齐国,俘虏了齐王,平定了齐国。寡人以微弱渺小的身体,出兵平定这些叛乱。依赖祖先的英灵,东方六国的君主都认罪,天下一统平定。现在如果不更改名号的话,就不能显扬我的功业,流传后世,你们议一下帝号吧。”

咱们说说嬴政的这篇表白。第一,他出兵都是有缘由的,都是六国的君主太坏了太坏了,所以我才把他们打趴下的啊。这话冠冕堂皇,其实强词夺理断章取义。完完全全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你就是馋人家的土地人口,你就是想实现自己的千秋功业。偏偏找一堆借口,说人家不听你话,不跟你好,人家凭什么就必须服从你?你给人家饭吃了给人家水喝了给人家娶媳妇盖房了?所以这种政治文章看看就算。重点在第二条。

第二条,我赖祖先英灵,扫灭了六国,实现了一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必须有个可以流传后世的帝号匹配我。任务下达给你们,你们好好夸夸我哈。老子这么厉害,好好夸啊。

老大提出要求,小弟们就要表态,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和廷尉李斯等人说:“从前五帝(三皇五帝的五帝,上古圣人),土地纵横千里,外面还划分有侯服、夷服等地区。就算是这五位,诸侯有朝见的,也有不朝见的,这五位天子也不能完全控制下属。现在您兴正义之师,讨伐四方残贼,平定了天下,在全国设置郡县,法令归于一统,这是亘古不曾有,五帝也比不上的。我们态度端正地跟博士们商议过了:‘古代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尊贵。’我们这些臣子冒死罪献上尊号,请您称为‘泰皇’。发教令称为‘制书’,下命令称为‘诏书’,天子自称为‘朕’。”反正吧,就是大王您开天辟地以来最伟大,能给的最高尊重我们给您了,您觉得怎么样?

嬴政觉得不怎么样,他说:“去掉‘泰’字,留下‘皇’字,采用上古‘帝’的位号,我称为‘皇帝’,其它就按你们议论的办。”然后正式下批文:“准了”。然后追封父亲秦庄襄王为太上皇。

然后他又下令说:“我听说上古有号而没有谥;中古活着的时候有号,死后根据生前品行事迹给个谥号。这样做,是子议父,臣议君,以下犯上,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做法,我就不采用了。从今以后,废除死后加谥的这一做法。我就叫做始皇帝,从我这儿开始,我的后代们称二世、三世直到万世,永远相传,无穷无尽。”

看到这里,我们真的可以参考当初尉缭对秦王的判断。“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处于弱势的时候很能委曲求全,一旦得志,跟虎豹一样凶残不把别人当人看。

首先他把自己的名号尊崇的无以复加,老子天下第一。虽然说起来他有狂傲的资本,但是人狂到自己要尊称,那自视甚高睥睨天下的姿态,跟被吕不韦嫪毐压制的小可怜比差异太明显了。甚至连他死后的事都规定好,老子这么厉害,你们服不服气,就算不服气,老子不允许你们在老子死后评价我。说起来你要是觉得你自己那么牛,害怕什么生前身后名呢?

至于江山永固的幻想也不用多说什么,是人必然的贪心,至于他这么坚信,大概是打出来的信心。秦军横扫天下,所向披靡是事实。掌控着秦国的陛下手里有兵,心里有底气。秦国延续百年的集权重兵政策结果就是一统天下。这一点促使他坚信武力的有效性是说的过去的。

秦王嬴政从此以后就开始成为始皇帝了。秦始皇推崇五德始终的说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