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八卦史记故事 > 第76章 秦始皇本纪(四)

第76章 秦始皇本纪(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嫪毐极其党羽都这么惨,赵姬呢?赵姬一定不会舒服了,母子亲情屁都留不下,赵姬跟嫪毐的两个私生子装到布袋子里的给摔死了(也别说嬴政不顾亲情,传言里赵姬打算让嫪毐掌权,让自己小儿子当秦王,前提一定是嬴政死)。你为你奸/夫小儿子要搞死我,你是亲妈我不能搞死你,我为我自己搞死你奸/夫小儿子。然后你就别到咸阳,咱们彼此碍眼,老死在雍城宫里一辈子不要相见了吧。

针对这件事,据说有很多人出来劝,那是你亲娘啊,手下留情啊,嬴政因此砍了二十八颗脑袋,并流放了一大批人。

这一年,杨端和攻打衍氏(魏国国都)。杨端和是秦国一位很厉害的将领,虽然生平年月都没有详细记录,但在秦国一统天下的过程中多次担任主帅,看起来也没有打过败仗。

这一年彗星出现在西方,后来又出现在北方,从北斗往南出现了八十天。反正就是异常。我们也可以想象有人借着天象可能又给赵姬求情了。

又过了一年,嬴政十年,嬴政已经正式亲政,吕不韦因为嫪毐的牵连被免了相国的职位。

这里的免职是有据可依的。秦国有些职位是世袭的,你爹你爷爷干得挺好,你家学渊源所以跟着多学学看看,积累积累,后面也继续干吧(当然中间也有淘汰,战死的,受伤的,失职获罪被免的,造反一户口本没了的),这个是主流。

究其原因就是当时知识的垄断。虽然说“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但是一般人,学的过程就坚持不下来。

第一,原始农业生产阶段,靠天吃饭,能糊口就很不错了,一个整劳力就算不要学费,若干年光吃不吐,没有一定的基础家人都受不了的。是被骂的要死的,参见苏秦被嫂子骂。

第二,基本不会有免费的学习机会,除非你是天才,就算你是天才,逢年过节必要的人情往来得顾得上吧,还不给老师提几斤腊肉过年了?

第三,你接触不到那个环境,还是那句话,知识是被垄断了的,尤其是文字,刻在龟甲,青铜器,竹简上的,一般人摸不到。除非有钱又有机缘。有人可能要说伊尹一个奴隶都还当了丞相,伊尹可是从厨子升到一国之君的家庭教师了,他能接触到的人和事都是远超他的阶级的。所以世袭作为主流跟当时的时代背景是相符的。

除了世袭,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举荐。不管哪个君主要是觉得身边的人不够用或者用的不顺手了,就会要求手下找人来。

一般来讲都是从自己的管理区域里找或者在投靠自己的人里面找。战国时代门客之风盛行,比较厉害的或者自认比较厉害的人在自己国家找不到出路了,就去游学,就去别的国家找机会。比如商鞅本身也不是秦国的,也主持了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再比如苏秦张仪李斯等等。这些人都是学有所成后国内得不到重用,到国外找门路求推荐。等待被推荐的期间,可能过的很好,也可能过的狗都不如。

当然如果你的才华就跟十月怀胎一样怎么都遮不住,一步登天也不是梦。举荐者也是有奖励的,但是如果你推荐的人屁都不是,你自己就坐不住。一旦推荐的人谋反了,就要看看是不是挪下尊臀?如果你也参与了,说不定脖子太细,脑袋需要换个地方。

嫪毐是吕不韦推荐的,他还当了侯,给嬴政死去的爹戴了绿帽子,进而想干掉嬴政,你这个推荐人挪挪位子吧。官别当了,爵位呢咱们按照规定来。平一下物议啊。吕不韦就下去了。

在这里我们必须说明的一件事是吕不韦这时候年纪应该已经不小了。他早在投资秦始皇他爹秦庄襄王之前就已经是个大商人,很可能年龄上就跟秦庄襄王的父辈相同。如今嬴政都二十好几了,吕不韦可能已经六七十岁,老了。

就算他跟秦庄襄王差不多,也是四五十岁,古代的四五十岁,说不定当上太爷爷了。所以嫪毐攻势强劲咄咄逼人,吕不韦看着嫪毐一步步做大没有限制住,很可能跟年龄也有关系。

所以被免去职务,手下人可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不行就把小君主拍扁了,吕不韦本身没有着急剧烈反抗。

要是说顾及情分,嗯,我觉得不太好说,毕竟也被喊了好多年“仲父”,当时的情况嬴政不管出于哪种原因,嬴政也算是没有下死手,吕不韦可能觉得自己退休了也能活的不错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