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八卦史记故事 > 第74章 秦始皇本纪(二)

第74章 秦始皇本纪(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毕竟一国太子属于国君预备役,又当相邦总揽朝政,对自己的君父也是有威胁的。而刚当上相邦就被派出使敌国,很容易被扣被勒索。虽然出使顺利也是在资历写下浓重一笔,任命和出使这么紧凑,还是有点不一样的味道。

公元前245年(被扣押四年以后),赵孝成王去世了,春平侯就想回国继位。秦国这边就想趁机捞点好处,不签点不平等条约卡着人不让走。后来泄钧游说吕不韦说,赵国有人正好有人不想让他回去,您真的不让他回去人家正好可以拿您扣住人家合法继承人做借口换继承人,这样既不利于秦国利益,也不利于两国外交啊。吕不韦终于决定放他走。然而,这时候赵国国内赵悼襄王(春平君弟弟)已经继位,逼走了廉颇。

很难说吕不韦有没有等着看赵国窝里反的意思。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外部打过来还是要耗时间的,唯有内斗最消耗实力。春平君也回国了,之后就在赵国若干年没有什么记载。直到弟弟去世侄子继位,那时候吕不韦被杀,他的门客司马空逃到赵国当了相邦,春平君就替代司马空又当上了赵国的相邦,对外向秦国卑躬屈膝;在国内后宫里,跟赵悼襄王遗孀也就是他弟媳妇倡后通、奸,前朝里揽权对付功臣,可能还参与害死李牧。后来在赵国灭亡之前,死了。

我们返回来继续说秦国。这一年的十月庚寅日,蝗虫从东方飞来,遮天蔽日。全国瘟疫流行。十月份应该已经冷了,但是还有蝗虫遮天蔽日,还流行瘟疫,要么是记错了,要么又是气候反常地热了。蝗虫收割庄稼约等于收割人命,瘟疫基本就是直接收割人命。

于是非常时期行非常办法,卖官鬻爵。凡是献上一千石粮食的,授给爵位一级。

别说黑暗不黑暗,最少表面上看是三赢,拿得出一千石的都是大地主大商人大贵族,对他们来讲算不上伤筋动骨但爵位是有好处的,听上去名声也好;对百姓的好处更不用讲,最少按道理发不发粮食先不说,少上缴一点也是减轻负担;对国家而言,平时百姓是造血者,但饥饿起来的百姓是不要命的,是不稳定因素,有人拿出粮食来,少征粮甚至稍微放粮是稳定政局的有效方法。

我们再想一想应该也能知道,当时伴随这个措施的,必定会有极其严苛的打击粮食贩卖他国和趁机哄抬粮价的临时律法。当然从国外买粮的话还是要鼓励的。

秦王嬴政五年,蒙骜攻打魏国,平定了酸枣、燕邑、虚邑、长平(秦赵之间若干年前爆发过长平之战,灭了赵国四十五万兵,如今又平定叛乱可见战争从未平息,各种拉锯式争夺)、雍丘、山阳城,夺取了二十座城邑。

在那个没有飞机大炮的时代,连下二十座城是个什么概念?一方面要说秦军真的很凶猛。另一方面,有可能魏国赵国等城邦内部出叛徒了,也或者城主们都是识时务的俊杰,反正怎么都打不过,投降吧,还能保住城里能有活人。秦国开始设置东郡管理新到手的区域。

这年冬天天气也比较异常,冬天打雷。

中国有句俗语叫“冬天雷遍地贼”,大体上冬天比较暖和的话,害虫大量熬过冬天,来年容易爆发虫灾。具体第二年怎么样了,虽然没有记载,可能也是粮食算不上充裕的一年。连上前一年的蝗灾瘟疫,只要不是立意要做败家子,好的坏的消息天天催着你,当君主的感觉也不会太轻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