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八卦史记故事 > 第45章 秦本纪(七)

第45章 秦本纪(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里也有一段故事。周襄王不被亲爹周惠王待见,周惠王喜欢的是别的儿子,但是在齐桓公带领的联军的压制下立了周襄王。姬带是周惠王的继母惠后生的,周襄王曾经想杀掉他,但是姬带跑到齐国又得到了齐桓公的庇护。等到齐桓公去世,姬带又回到周国。

周襄王十三年,郑国出兵滑国,周襄王派游孙、伯服为滑求情,郑人把他们囚禁起来。郑文公怨恨周惠王复国没有送给郑历公爵位(参见子颓之乱,好久以前的事),又怨恨周襄王帮助滑国,所以把伯服囚禁起来。周襄王很生气,准备借用翟人伐郑。手下大臣富辰劝谏说:“我们周人的东迁,全靠了晋、郑两国。子颓之乱,也是靠郑国才平定,今日竟然因为一点小小的不快就抛弃它们吗!”周襄王听不进去。

周襄王十五年,周襄王派翟人的军队攻打郑国。周襄王感谢翟人,打算以他们国家的女子为王后。富辰劝谏说:“平、桓、庄、惠四王都受过郑国的帮助,王抛弃本族而亲近翟人,这样不行。”周襄王不听,立了年轻貌美的翟后。但是很快的,第十六年,大约过了一年的时间,他又废黜翟后,因为那位曾经要篡位的叔带跟年轻的王后关系好到上了同一张床。□□被废了,奸夫叔带跑掉了,跑到翟人那里,翟人于是跟着叔带来揍周襄王。

惠后(叔带的亲妈,周襄王后妈,周襄王继位都十五年了,为什么就没有让惠后被“病逝”呢?咱们抛开道德层面,只讲政治层面,那么不论是心理素质不过关,还是手段不过关,他都败的不冤)打算立王子带为王,因此派其党羽充当翟人的内应,翟人因而攻入周。周襄王逃亡到郑国(才打过人家,又跑到人家那里去,脸上不要太难堪),郑国把周襄王王安顿在汜。叔带当上了天子,带上襄王所废黜的翟后一起住在温(就算再说他俩没奸情也不会有人信吧)。

又过了两年,周襄王向晋(住在郑国的地方,向晋国求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告急,晋文公送襄王回国并杀死叔带。周襄王因此赐给晋文公圭瓒、秬鬯、弓矢,封他为伯(霸主)。周襄王为晋文公举行庆功宴。晋文公更向姬郑“请隧”(要求在死后也享受天子规格的葬礼),但被周襄王婉言拒绝,而将阳樊、温、原和攒茅四邑(在今河南省济源县、温县和修武县内)赐给晋作为报答。这样,周王朝的地盘仅剩下方圆100多里的弹丸之地。放不下身架子,就得破财消灾。

周襄王二十年,晋文公召(这个词很值得琢磨,使动词)周襄王,周襄王与他在河阳、践土会见,诸侯都来朝见,史书加以掩饰,说是“天王巡狩至于河阳”,实质上已经被人“召之即来”了。

以上穿插完毕,回到秦国。

秦穆公二十八年,晋文公在城濮之战战胜楚国。这里又涉及到楚晋争霸。楚国随着实力不断增强,渐渐向中原地区扩张,这一次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晋国的大臣认为这是展示实力的时候,劝晋文公出兵,晋文公也觉得是个不错的机会。于是,晋国出兵跟楚国杠,楚国军队也不好打,晋国军队为找到好的地形,战略性后退,这就是“退避三舍”的由来。当然表面上还说是为了酬谢当年晋文公流浪期间楚国的厚待。

秦穆公三十年,秦穆公出兵帮助晋文公围攻郑国。要说起来郑国真的也好可怜,夹在晋国楚国之间,左右摇摆,左支右绌,听哪一方的都被另一方揍,但是你弱你没招。郑国也不能坐以待毙,就派人给秦穆公捎话:“亡郑厚晋,于晋而得矣,而秦未有利。晋之强,秦之忧也。”我们郑国要是被灭了,是晋国受益(咱们又不挨着,你没办法自己统治一块飞地;晋国也不可能割一块自己的国土给你们秦国。这样只能帮助晋国变强大罢了。你们跟晋国也是邻居,你邻居变强了,你是不是要发愁了?)秦穆公想了想觉得对啊,他就撤兵了。秦国撤兵了,晋国也就撤兵了。要说晋国打郑国也未必不行,但是如果楚国再次北上,秦国趁火打劫骚扰他西部的话,真说不好得失。

秦穆公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去世。说起来,从秦穆公二十四年到秦穆公三十二年,晋文公就当了大约八年君主,时间算不上多长,但是算到他的年龄,也不算那么短。

这时候,有郑国人投靠秦国,传来消息说:“我把持着城门,可以对郑国发动突袭。”其实吧,还真不是什么郑人,这是之前打仗的时候,秦国留在郑国帮助郑国防止晋国灭了郑国的秦国军队(可以稍微解释之前晋国退兵的原因了),当然郑国也是要给这些军队一些名分的。这次看着晋文公死了,这些人觉得是个摘桃子的好机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