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明月相照 > 第7章 别来春半(六)

第7章 别来春半(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赵煦从这个小姑娘眼里看到了跟他一样的野心,他心中动容,于是从她手中接过柳枝,问道:“朕可以相信你吗?”

“当然。奴愿对着诸天神佛发誓,今生今世都会效忠官家。若有一日背叛官家,便让奴万箭穿心,不得好死。”

赵煦从来不信鬼神,也不信报应,可今日他忽然想信一次。因为这是自父皇离世后,第一次有人选了他,第一次有人说会陪着他走下去,走到没有皇祖母的以后。

日子一转眼到了十一月中。刘挽月还记得初来御前侍奉时,崔轻竹她们对赵煦这个长得好看的少年帝王还是颇有兴趣,每日临睡前都会聊起官家,还会因为官家今日与她们多说了几句而兴奋不已。

可后来,她们发现这个尊贵的天子只是太皇太后手中的傀儡,讨好他并得不到什么实打实的好处,且赵煦本人又实在难以亲近时,她们对他的态度也彻底转变。她们有的人转而讨好太皇太后,有的人开始讨好朱太妃,有人开始敷衍做事得过且过。

赵煦确实不是个容易亲近的人,这个年纪的少年人本应是最恣意的时候,偏偏赵煦却总是沉默。无论是上朝时还是下朝后,每每坐在太皇太后身旁听大臣奏对时,他总是一言不发,仿佛是个木偶。若非翰林院的学士们都说他聪颖好学,只怕群臣都要以为这个皇帝是个傻子或者哑巴了。

除此之外,刘挽月还察觉出一些别样之处。譬如赵煦的饮食起居皆是由乳母窦氏和寝阁中那些老妇操持,表面上赵煦似乎很不喜欢那些老妇,可实际上那些老妇与窦氏皆是旧相识,赵煦心里应是十分信任她们的。

赵煦一回寝阁,这些人便将这寝阁护的铁桶一般,莫说刘挽月这些新来的不能近身,便是太皇太后的人来了也需得先通报,方能见到赵煦。

回想起先前的驱逐宫女事件,她忽然发觉赵煦远远比旁人以为的还要早慧有谋算,他能在近乎逼仄的空间里,不动声色的借力打力,连自负如程颐都不自知的成了他的棋子。

她忽然觉得,或许赵煦,是天生的君王,若他愿意,他会比他的父亲做的更好,成为大宋最出众的君王。

这日,仙韶院的几个宫人被太皇太后传召前来献乐,因距离不远,故而太后宫中的丝竹声倒也能听个大概。

正在殿后晒书的崔轻竹也随着韵律打起了拍子,轻声跟着哼唱。

姜玉儿瞥了她一眼,跟刘挽月低声说道:“又开始了,前几天她去仙韶院找人家学了仙韶使新谱的曲子和舞步,昨天夜里你值夜不知道,她在房里又唱又跳的,让人睡都睡不安生。偏偏那个张文慧还在那奉承她,哄的她越发得意了,我现在一看见她我头都大了!”

刘挽月玩笑道:“瞧你说的,有那么夸张吗?”

“真的,她学人家跳舞完全就是东施效颦!你知道她为什么突然学跳舞吗?”

刘挽月摇摇头,姜玉儿探头向四处打量了一圈后,冲张文慧的方向努努嘴道:“就是因为她!”

“这话怎么说?”

“那日你跳舞被官家夸了几句,她就时不时在崔轻竹面前提这件事,说你跳的如何如何好,崔轻竹这人本就小心眼,又嫉妒官家待你更亲近,听她如此说,便决心要比过你。可惜,根本不是那块料!”

难怪崔轻竹近些日子同她说话总是夹枪带棒的,只因她的心思也没放在这上面,故而也没怎么理会,原来是这样。

她低声问姜玉儿道:“她们可还说我旁的什么了?”

“她们还…”

姜玉儿话还没说出口,窦氏便走了过来,姜玉儿见状忙住了口。

窦氏让崔轻竹去翰林图画院取些待诏们新近的画作给赵煦品鉴。

可不知她跟窦氏说了什么,这差事就分到了刘挽月和张文慧头上。

去画院的路上,张文慧又开始挑拨道:“窦婆婆也真是的,有什么好事就想着崔姐姐,有什么出力不讨好的活就想到咱们,这样冷的天,还要走那么远的路去画院!”

刘挽月却没说着她的话说,只是笑道:“张姐姐不妨往好处想想,画院那些先生们的画作,寻常人还见不得呢,咱们还能先官家一步一睹为快,不也是一件幸事吗?”

张文慧闻言暗自翻了个白眼,继续拱火道:“你还真会自欺欺人!你还不知道吧,崔姐姐总在背后非议你!她不知在哪听说了你年纪改小了三岁,便说你心机重,也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哄的官家只让你服侍左右,说的可难听了!”

她说的义愤填膺,自然希望对面之人也能勃然大怒,谁知刘挽月只是笑了笑,说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别人说什么我也管不着,做好差事最要紧。”

张文慧又说了什么,刘挽月却没听清,因为她的目光全然落在路过的几个尚食局的宫人身上。

“你看什么呢?”

“没看什么。”刘挽月说着忙收回目光,对张文慧笑道:“我在想,这风越发大了,张姐姐身子弱,不若先回去吧,我一个人去取也是一样的。”

张文慧闻言面露喜色,却故作姿态的推却道:“这不好吧,若是让窦婆婆知道,还不得骂我躲懒?”

“不会的,窦婆婆要是问起,你只管推到我身上就是。”

张文慧犹豫片刻,方扭扭捏捏道:“那也好,我就先回去了,你也快去快回。”

“好。”

待张文慧走远了,刘挽月忙快步追上那几个尚食局的宫人,拦住为首的宫人问道:“几位姐姐,我是新入宫的宫人,要去翰林院取东西,不知画院怎么走啊?”

那人一脸不耐烦的看了她一眼,没好气道:“沿着这条路一直走,看到假山左拐再直走,就能看见了。”

“多谢姐姐!”

刘挽月笑着退至一旁,不动声色的向走在最后的神色惊诧的小宫女使了个眼色。

她留在原地等待,不多时,走在最后的小宫女果然去而复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