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柳萍宝珍宝琴挥手而别,他们重新走在村里的泥巴路上,没过多久就回到了徐家——这大概就是娘家和夫家住得近的好处吧。
“大哥,大嫂,你们回来啦?”
徐莹徐芝迎了上来,丁宝珠回了几句,就接着收拾筐里的东西了。这次上山她们收获颇丰,所以即便是平分,她也分到了部分山珍,正好可以做这几日的饭食。
还有她的重新出摊计划,也要开始抬上日程了。
先前做的酒曲,那覆盖在上方的稻草上已渗出了一些水珠子,为了接下来能够降温,丁宝珠便把那些覆盖物都去掉了,而罅隙间仿佛已经有了抹酒味。里面的那一个个小团子再拿出摊出晒干,就能成为随取随用的酒曲了。
因为她又采了蓼草,所以她准备再做一批酒曲来。
这酒曲不仅能做糕点,酿出的米酒更是一年四季都有销路,还属于是老少皆宜的吃食,丁宝珠决定多做点备用。
而头次做好的那些酒曲,她想着先试试酿一波酒出来。
好在那回上街她买了不少糯米,糯米先是浸泡一夜,又上锅蒸个三刻钟,晾凉了,就拿出一两个成品圆球酒曲,用温水化开了,再与糯米搅拌均匀。丁宝珠还去找了个空坛子,里面装满了酒曲糯米,压得又平又实,中间不忘挖一个小洞出来,里面仍要撒上些酒曲粉,最后那酒也是从那洞眼里出现的。
再把这坛子整个用覆盖物包裹住,置在角落,接下来就是时间问题了。
而其余的糯米,丁宝珠又取出一部分来,做了那水磨的糯米粉。饮食类的生意做着就是会费时费力,但要是不卷,那根本就做不起来了。
幸好徐家里也是有石磨和石臼的,丁宝珠就用那些来制作材料,偶尔李银屏会狐疑地问她几句,她也敷衍了过去,反正只要她这个儿媳妇一直在干活,做婆婆的也不好说什么。
至于剩下的糯米,她将一起买下的麦子一同取了出来,预备着做一种和酒曲一样可以备用的材料——饴糖。
这饴糖可以说是在这里用处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的糖了,上到能做可口点心,下到两根棍子搅搅就能吃,必要时还能做调味。
小麦浸泡后就浇水使它发芽,长好的麦芽切得碎碎的,再和焖熟的糯米粉搅拌在一块儿,这时候那渗出来的水液已经有点甜味了,而且是那种纯原生态的甜。
再将麦芽糯米饭发酵几个时辰,取那些水液来控制火候熬煮,就能转变成糖浆,等放凉了,就是印象中的饴糖了。
在趁糖浆还没有完全冷却凝固的时候,丁宝珠还用去镇上时买的李子做了实验,把李子切了半,再用竹签串了,裹上一层饴糖,等晾干了,也和镇上卖的那糖果子差不多,只是糖壳没冰糖那么晶莹剔透,但成本却是降低了不少。
丁宝珠还让徐莹徐芝过来做小试吃员,比起冰糖糖浆那样的纯甜,饴糖多了一份属于麦芽的清香,不过对于年纪小的而言,只要是甜滋滋的好吃的,他们基本不会说不好。
去镇上时,她还买了些荸荠,挑了几个留着吃,其余的都被她磨成了荸荠粉——换个更熟知些的名称,也就是马蹄粉。
而这马蹄粉,丁宝珠决定用来做一道新品——马蹄糕。
有了那马蹄粉,这马蹄糕做起来就方便了。先用马蹄粉和水调和成一份粉浆,过滤几遍,让那粉浆更为细腻,锅里再开始熬红糖,熬成的糖水浆再与马蹄粉浆按数次融合就好,同样是个要看火候的。
不停搅拌,两种颜色便混合了,这个时候还是粉浆的模样,也是马蹄糊。丁宝珠再找了个比较平的器皿出来盛出那些马蹄糊,继续上锅里蒸。
这马蹄糕放凉了之后反而更好吃,再加上眼下也是卖荸荠多的时候,所以她才想到了这道美味。
冷却过后的马蹄糕褪下了那粉浆糊糊的样子,变得透亮起来,光线一照,非常好看。而丁宝珠这次也找了另一个人来做那试吃官。
徐晔疑惑地睃了她一眼,说实话,他自认为这马蹄糕的样子还真不如凉糕好看,便问道:
“这行吗?”
“哎呀,我当时不是答应你了要做么?你一定会喜欢的。”丁宝珠拉着他说,“而且这是拿我们上次去镇上后买的那些荸荠做的,我又不会害你,你尝尝味道怎么样?”
徐晔听到这,也就吃了一块儿,才咀嚼了两下就不由得睁大眼。
嘴里的糕不比凉糕那样软糯,竟是脆韧十足,满口都是荸荠的清香,对于他来说更重要的是——这马蹄糕简直是甜而不腻,爽滑可口。
徐晔憋了会儿,才低声道:
“确实好吃……”
这下他不得不承认,丁宝珠做点心还真有一手——不对,在这段日子里,她饭食也做得很不错呀。
丁宝珠自己也尝了一块,满意地点点头。
“成了!”
这吃食方面行了,她又把主意打在了饮品上面。
因为卖的仍是点心,吃多了总会甜腻,所以她想着不仅是要卖吃食,摊子上还可以推出饮品,这样顺势就又有进项了。
将那扁扁的包裹打开,里面放的正是丁宝珠和姐妹出门时再次收集的桃花瓣和杏花瓣,这个时候,两种花树都还未凋谢。
这桃花瓣和杏花瓣,丁宝珠准备做成桃花茶与杏花茶,除去人工几乎不花钱,而这时的人工也是最不值钱的——看来还是饮品赚钱。
毕竟她当初那桃花茶就没卖几天,杏花茶更是没来得及推出,况且那个新来的摊贩也是光卖凉糕没有卖饮品的,所以她依然能试试。
把明日所有要卖的物品都放好,丁宝珠这才睡了,只等翌日一大早就起,重新出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