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坐了下首,桌上放着一大碗浅色稀粥,里面没什么米,更像是米汤,还有一盘深色的饼子,另有几碟子小菜,吃得也很普遍。
徐家也没啥规矩,徐翊简单讲了几句就动筷了。丁宝珠拿起一双木筷,悄悄一看,一家子人都拿了那饼子吃,然后喝米汤吃那小菜,所以她也取了一个。
这饼子大概一个拳头大小,那底部还有些略焦,她咬了一口,一尝就知道是粗粮饼子,而且好像是荞麦做的,那粗粝的程度绝对要用米汤才能顺下,真是一点白面也没掺。
这饼子,还有些像是那日她见到徐晔时后者手上吃的饼子,看来他家和丁家比,多有吃面食的。
可丁宝珠倒也能想明白,这徐家一大一小俩捕猎的猎户,经常是上了山后少则一两天,多则数日待在上面的,这饼子肯定比吃米方便。
不过……看来她也不能忽略,这村里还是有人是吃面食的。
丁宝珠想着想着又惦上了自己那暂停的生意,一时没吃了,被那李银屏瞧见了,她夹了一筷笋干子在饼上,嗤声道:
“早食都做好了,还不赶紧吃?难不成还要别人喂?这家里的吃食难免比不上你娘家,你可多担待些。”
她说完,又拿了一个小的饼子,转手就扔到了黑虎身前的大碗里。黑虎跟着他们一起吃,米汤里浸着这饼子,它也能吃得很香,更是连脑袋也不抬。
两个小的埋头喝米汤,一双眼珠子滴溜溜地在两边转不出声。徐晔蹙眉,正想开口,边上的丁宝珠却悠悠回答道:
“姨母这是哪里话,打一开始姨母就想让我帮着做早食了,我不得仔细观察这早食怎么做,大家又爱吃什么?再说我家也不是特别富裕,吃的也都是差不多的,姨母何必这样讲!”
她说着,又咬口粗饼子,抬碗咕嘟咕嘟喝米汤,直接就饮了个干净。
“好了,快吃吧,等会儿还要下地去。”徐翊打着圆场。
李银屏撇了撇嘴,到底是没再说话。
徐家虽然做着猎户,家里却也有些地产,应该是前代购置的,而且也不大,连一亩也没有,那几分地,徐家都用来种植点蔬菜粮食什么的农作物,也因为地不大,不像其他人家那样要忙数月。
可现在正是耕种好时节,所以饶是徐家,也要与其他农夫那样下地劳作。
那粗饼子极填肚,吃了两个,完全能支撑到午时。而吃过了早食,丁宝珠就和李银屏去了灶房洗刷碗筷。
李银屏斜了她一眼,不知想到了什么,又吩咐道:
“晔儿媳妇,今天估计他爹要带晔儿下地,家里水不多了,一会儿你去挑些回来,把那大缸给放满了。然后再去山上砍些柴火,回来就差不多能给男人做午食送去了。”
说完,她也不等丁宝珠回复,像是学会了,直接就离开了灶房,完全不给她机会。
丁宝珠收拾好碗筷,心里想着,她得找个能够出门的理由。要知道她为了做那抹茶粉而买的那包绿茶,剩下的都还放在自己的箱笼里呢。
只是这个时候,那道儿上肯定已经有新的卖凉糕的摊子,所以等到那时,她要计划下新品才行。
恰巧这时,徐晔进来了,见丁宝珠有些出神,上前问道:
“你说的那红枣桂圆茶还有么?”
丁宝珠反应过来,笑道:
“有,都盛出来了,你是要和爹下地去吗?”
徐晔答应着,又把那皮水囊递了过来,宛如上次在摊前的情景一样。
其实买了那凉糕,又灌了整整一囊桃花茶,因为很对他的口味,所以把那……末茶味的凉糕都吃了,那桃花茶正好能顺下。
不得不说,他还有点想再吃呢。
丁宝珠已经在水囊里盛满了那红枣桂圆茶,重新还回去。徐晔接过,这才点点头道:
“嗯,今天我和爹去地里,也要傍晚才回来。”
“行,你告诉我你家地在哪,午时我去送饭。”丁宝珠说。
“……这不麻烦,我们会自己带过去的。”徐晔顿了顿才道。
“但是姨母和我讲,午时是要做午饭的,你们应该也不会回来吃吧?”丁宝珠笑道,“你也别拒绝了,莫非你还想吃那粗饼子?让爹也一块儿跟着吃?”
徐晔回答不上,只好答应了,又对她说了那田地所在,带着水囊离开灶房,再取了工具和徐翊出家门。
丁宝珠在这家里寻到了相同的扁担和容器,只是她并没有急着去挑水,而是背了个大筐子,里面放了斧头和镰刀,准备先上山去。
实际上那水缸里的水没空,就连那堆放在角落里的柴火,也起码能够再支撑一段日子,哪里需要现在就去补充?明显是李银屏想使唤她这个新媳妇罢了。
她来到这也的确不能什么也不做,而且能上山下河,说不定还能找到些新玩意儿,所以才这样听话。
想到这,丁宝珠便饶有兴致地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