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你别乱花钱,我已经有手表了。”南方现在手上的这块梅花表就是哥哥送的,已经很好了,这次这块,就算南方不是货,也看得出来,比梅花表贵很多。
“小姑娘就是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你现在下乡,链子耳环之类的,也不好戴,也就手表可以了,我看到这款表的时候,一眼就觉得适合你,你快试试。”南天催促妹妹戴上。
南方没再拒绝,把手上的表解了下来,戴上了新的。
“真不错,我就说适合你,爸还说太花了,这哪里花了。”南天满意地点点头,“来来来,趁现在没人,赶紧把其他东西搬到你宿舍去。”
南天知道,妹妹不喜张扬的性子。
于是两人一起,来回了好几趟,才把东西都搬好。
东西搬好了,南天也要离开了,南方非常的不舍,哥哥这才待了多久啊:“哥哥,这次不在这睡一晚么?我们现在的空宿舍可多了。”
“不了,下次吧,这次的货急。”南天向妹妹摆摆手,“行了,回去吧,啊,回去吧。”
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一次见面,虽然慰藉了南方心中对家人的思念,可过后,却是迸发出了更加浓烈地想要回家的想法。
南方没有阻止这些想法,她只是更加认真地学习了。
之后的两个来月,可能因为进入了夏季,农田里的活没那么忙了,农场里来了好几拨访学团,都是突然过来了,知青办那边也没有通知。
据说是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了关于他们的文章,想要过来学习红星农场先进的革命思想。
对于这些访学团,农场诸人都好好招待了。
第一个访学团过来时,还有些受宠若惊,还杀了两只鸡高规格的招待,等第二个、第三个……越来越多的访学团过来时,农场诸人也就平常心了。
至于鸡?那自然是没有了。
他们的鸡,每一只都是有计划的,有任务的,现在多吃一吃,那之后都是要从他们过年的福利中扣回来的,偶尔招待一下可以,这么多人,地主家也没有余量啊。
好在,访学团们对此并不在意。
田蟹倒是可以无限量地供应,除了肉少了一点,吃起来麻烦了些,其他也挑不出毛病,他们还捞了不少鱼招待呢!
那诚意,都是足足的。
其他知青还能以太忙为由,躲躲懒,而作为革委会主席的南方以及农场代表的姜齐,每场接待,是一次也不能漏下。
两个难兄难妹,只能对视无言苦笑。
原本以为还要继续带领参观体验、介绍农场、分享经验、答疑解惑等一系列的招待工作,访学团的访学活动暂停了。
这场意外的忙碌,结束得猝不及防,是谁都没有想到的。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的强地震,在华国的华北地区的一个重工业城市——棠城。
二十几万人在这次灾难中遇难。
信息南方是在《人民日报》上得知的,因为之前上报纸的事情,南方在那之后就到报刊亭订阅了报纸,既开拓了自己的见世面,也方便获得一些新消息。
南方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一反应就是去镇上,打电话!
她记得,哥哥南天好像之前说过,有的时候货车的运输线路会经过那边!
南方火急火燎地往镇上跑去,不自觉中,用上了灵力。路上有人远远看到一个黑点,再一眨眼,那黑点就到了眼前,好像是一个人,再一眨眼,那人就不见了,待转身再看,又是一个黑点了。
路人使劲眨眨眼,又拍了拍自己的头:“是最近睡太少了,眼花了?”
北晓发现了南方情绪的异常波动,一探查,发觉不对,先在徒弟身上施展了一个敛息诀与迷魂诀,然后才出言提醒:【旬舟,注意外人。】
南方这样高速奔跑的样子若被人发现,再一番利用,可就不妙了。
南方听到了师傅的提示了,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控,她放缓了步伐:【谢谢师傅。】
此时,已然到了同安镇内。
南方一路跑到邮局,拨了妈妈办公室的电话,等了一个多小时,电话终于接通。
“是南方么?”电话那头传来一道迟疑的女声。
南方连忙道:“是我,妈。”
“南方,是发生什么事了么?”钟舒兰关切问,女儿每个月打电话的时间,她记得非常清楚,像今天这样突然打过来的情况,一次也没有。
南方问:“我这边没什么,妈,我想问问,哥哥现在在哪?没去棠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