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天色趋暗,方辞赶紧拿起手机确认时间,已经是傍晚6点47分。
“还好。”方辞长长松了一口气,要是第一场围读就迟到,不知道要被怎样编排。
他起床洗了个脸,换了一身衣服,拿着剧本出了门。
稍微折腾了一会儿,转眼就7点10分了。这个时间来不及吃晚餐,还好他不是很饿,于是方辞径直去了5楼。
会议厅的门开着,远远地就能看见里面三三两两的人员走动,方辞走进去,门口的一个小姑娘迎上来:“您好,您是方辞,方老师吧?”
方辞笑着点头:“你好,我是方辞。请问今晚具体怎么安排?”
“您先跟我来。”小姑娘伸手引着方辞往会议厅另一边走过去。
会议厅中间摆了一张挺大的桌子,围着一圈椅子,小姑娘把方辞的名牌摆在桌上,作了个“请”的姿势,方辞到位置上坐下说了谢谢。
“不客气。方老师,您来得早,陈导他们都还没到。”说着又不知道从哪儿拿出一支矿泉水递给方辞:“您先坐一会儿,等会儿人应该就陆续到了。人齐了才开始,您可以先自己安排一下时间。”
方辞又点头道谢,小姑娘笑了笑就走了。
还有十几分钟,方辞翻开剧本读起来,他看得认真,回过神来发现袁翮在他身后,也不知道站了多久。
“袁老师,来了怎么也不叫我一声,显得我多没礼貌。”
袁翮这才在方辞旁边坐下,懒懒地把他的名牌放在桌上:“方老师读得认真,我这不是怕打扰你嘛。”
“袁老师这剧本改过了,和一开始的感觉不太一样。”
“那没办法啊,谁让我的男主角也和一开始不一样呢。”
方辞轻轻皱了一下眉头,怎么又扯到他身上来了。
“陈导来了。”袁翮往门口看过去,除了陈松晔,一起进来的还有两个人。年轻的那位男性看起来温文尔雅,右眼下有一点枚不太显眼的红色的痣,给这张看起来略显冷淡的脸添了一笔艳色,是叶谨书。
“方老师,叶谨书你应该认识了,另一位是饰演任时母亲的,祝凝,祝老师。”袁翮说完就站了起来。
方辞也跟着站起来,又向袁翮打听:“袁老师有接触过叶谨书吗?是个什么样的人?”
“接触的不多,不过没你有意思。”方辞偏过头看向袁翮,与袁翮视线相撞,袁翮笑着说:“开个玩笑,方老师别介意。聊过几句,很谦逊,很得体的一个演员。”
不知道为什么,袁翮这样一说,叶谨书在方辞眼里真就变成了一个谦逊有礼的人。
说话间三人已经走到他们面前,方辞先打了招呼:“陈导。”
他又看向祝凝:“祝老师,您好,我是方辞。这次出演任时,还请您多多指教。”
祝凝伸出手道:“你好,希望我们合作愉快,我称呼你小方可以吗?”
“当然,您随意。”
方辞正准备向叶谨书打招呼,谁料对方先伸出了手:“你好,方老师,我是叶谨书。这次我出演周映,和方老师的对手戏最多,还希望方老师能不吝赐教。”
“叶老师客气了。您是前辈,应该是我多向您请教才对。”
这部电影场景架构相对简单,拍摄进度还是取决于袁翮的剧本,边写边拍,因此袁翮全程跟组。目前剧本上的内容大概是未来一个月的工作,中间可能还需要修改,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袁翮习惯打磨自己的故事。
“我知道你的名字,你叫周映。”方辞的声音带着不自在的生硬,他真的变成了任时,变成了那个从不主动和别人打招呼的别扭少年。
“我也知道你,你总是在楼上看我。”袁翮的目光扫向叶谨书,他暗暗称赞叶谨书的台词功底。
现在有不少影视作品都会使用后期配音,配音本是为了使声音更贴合角色,可如今却被不少演员当作保命的托底,台词咬字不清,情感不到位的大有人在。
叶谨书吐字清晰,有技巧但不会显得刻意,感情随字节流露,放松自然,这是下了狠功夫的。
方辞的进步也不小,气息上的改变让他的台词多了一点厚重,但又不掩盖他声音里的冷。
袁翮想,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他真是不论做什么都想做得最好。
一场围读下来,演员之间的疏离感淡了不少。方辞和叶谨书两位主演则仿佛一见如故,两人的对手戏是最多的,会变得更熟络本来是在情理之中,只是袁翮没想到围读结束了这两人还能相谈甚欢。
这会儿都已经聊到休息出去玩的事了,叶谨书正在问方辞:“方老师对广州很熟悉吗?感觉你像个本地人。”
“算不上非常熟吧,只是以前每年都至少会来待个五六天,不过我也快两年没来了。”
“那肯定也比我强,哪天没通告的时候还要麻烦方老师带我到处逛逛。”
“叶老师客气,难得来一趟,我也想出去走走,到时候还请叶老师务必叫上我。”
袁翮跟陈松晔走在前面,耳朵却听着后面两人的声音,直到手里的手机震动,袁翮才收回心神。袁翮低头看了一眼,是袁溥,他懒得接,直接挂断。
方辞到了楼层,发现叶谨书和其他几位演员都和自己住在同一层,互相道了晚安后,众人都回了自己房间。
方辞看了一眼时间,已经10点13分。这个点他不应该吃东西,但他没吃晚餐,到现在实在是有点饿,他向赵敏敏和剧务确认了一遍,明后两天都没有通告,就决定去楼下餐吧吃个三明治,大不了明天早上起来再跑10公里。
“万一把自己饿死了就太亏了。”方辞自言自语,揣着房卡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