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乌太太 > 第11章 鸟笼

第11章 鸟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现在真的听见别人斩钉截铁的说出这个结论,姜宗元的心中并未如想像般的平静,而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乌公馆里的乌太太竟然真的是假的!

“那真的那位乌太太呢?她人呢?”

曾白巩黑沉着脸,并不回答。

姜宗元看看他的脸色,想起之前的种种,似乎也知道了答案,并不继续问下去。

他抿抿唇,过了会儿再问。

“既然现在乌公馆里的乌太太是假冒的,那她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人呢?”

曾白巩掀起眼皮觑他一眼。

“这得问问那位赫赫有名的大善人乌振宏,平日里都招惹了哪些花花草草了?”

姜宗元听了这话,若有所思地垂下眼皮,脸色却并无多少波澜。

曾白巩扫他几眼,觉得不太对劲。

“你听见这话,好像并不惊讶?”

姜宗元慢慢将手里的碗放下。

“其实,今日过来找曾探长,是有件事想跟你说的。”

他说这话时,声音缓慢却肃重,好似要说什么重要的事,曾白巩微微眯眼,正色打量着他。

“乌振宏,乌先生——他其实就是我们那儿的人。”

曾白巩脸色陡然一变,腾的站了起来。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姜宗元仰头看他,“乌振宏乌先生他的老家原本就是我们那儿的,发迹了之后,他回到山里为我们做了很多好事。因为他,我们乡里带了电,用上了水,有些条件好一点的家里,甚至还带上了电话机。”

“所以,我们乡里所有的人都认识他,以他为骄傲,村里的老人,更是教育我们这些孩子,要好好努力,以他为榜样,以后争取成为一个跟他一样成功的人,为家乡做贡献。”

姜宗元说的这件事的确是曾白巩不知道的,哪怕这些年他一直关注搜集着乌家的相关消息,但乌振宏来沪江都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过去。

曾白巩慢慢咀嚼着姜宗元带来的消息,手指放到桌上,一下又一下,有节奏地敲着桌子,许久后,敲桌声音消失,他扯着嘴角冷冷一笑。

“怪不得——”

怪不得什么,姜宗元看他。

对上姜宗元疑惑的目光,曾白巩讽刺道。

“你就不觉得奇怪,既然乌振宏老家是你们那儿的,你们乡里的人更是人人都认识他,那日我们去青山医院,那位赵院长谈及他时,为何一直躲躲闪闪,顾左右而言其他吗?”

姜宗元眼神微闪,他当然觉得奇怪,尤其是当曾白巩问起乌振宏时,赵院长明明可以说乌振宏就是百桥乡人,但他却偏偏绕了一个大弯,说乌振宏是个好人,之前给医院捐了不少钱。

这种说法有错吗?

没错,但是舍近求远了,就好像是在故意撇清关系,掩饰乌振宏就是当地人的事实。

可他是乡里人,不可能不知道这个事实,除非,当时赵院长想要隐瞒的对象不是他,而是曾白巩,这位突然天降的外乡人。

但是,这种人尽皆知的事,有什么好隐瞒的呢?

除非,在这层隐瞒底下,藏着更大的不可告人的秘密。

“还有,”曾白巩再度开口,“你们口中的骄傲,榜样,好人,给你们安了水,安了电,还装了电话机,为什么就偏偏不给你们修路呢?”

姜宗元一懵,半响哑声道,“也许是修路太麻烦了?”

“麻烦?”曾白巩嗤的一笑,“那安水安电装电话机不麻烦吗?尤其你们还住在大山里面,把这些安装的设备运进去都要费上好一番劲儿,如果提前把路修通,不管是安装水电,还是你们山里人进出,不都更方便吗?”

姜宗元这次彻底没话了,因为他想起之前乡里面有人抱怨,说他们外出一趟就要大半天,实在太浪费时间,不如跟乌先生提一下,把山里的路给修了?

这件事后来怎么发展,姜宗元不记得了,但大约是不了了之,因为山里的路一直都是那样,从未修过。

姜宗元之前不觉得,可现在听曾白巩这么一说,背后不免冒出一身冷汗。

对啊,他们住在大山深处,交通不便是最头疼的事,如果能把路给修通,不是比安装水电能给乡里带来更大的便利吗?

“姜宗元,”曾白巩忽然正色叫了他的名字,“你见过人养鸟吗?”

“有些富人喜欢养鸟,也舍得花钱,就打了金笼子,银笼子,还在上面雕花嵌玉,做成不同的花样,但这些东西不管再怎么花哨变化,有一样绝对是不变的。”

“那就是鸟笼的门,一定要扎实坚固,因为只有这样,圈养在里面的鸟儿,才不会有任何的机会逃出去。”

百桥乡地处大山腹地,远离城市,交通不便,又不被外人知晓,可不就是一个极佳的“天然鸟笼”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