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再瞧温家姑奶奶,孩子一个接一个的生,想来同温家姑爷的关系断然是差不了的,只不过,直生到第四个,才得了个儿子傍身,如今都年近三十了,想来这些年没少因着无嫡子而咽苦水,万幸,到底让她生了个哥儿,否则,又有哪个女人,愿意抱了姨娘生的庶子在身边当自个儿亲生的对待。
钱氏更不是蠢人,这些年多多少少自婆母的口中得知了些子两位姑奶奶的境遇,只出嫁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便是在婆家再苦再难,不到万不得已时,哪里好同旁人说叨内里的心酸疾苦,多数都是捡了好的说。
但,便是面上再风光,终归只是面上罢,这会子,钱氏一边同两位姑奶奶话着家常时,目光也时不时的打量两位姑奶奶的穿着,面容,神色。
齐家的大姑奶奶瞧着还算端庄优雅,进退得宜,言语间自有一番从容不迫,显然平日里也是当家做主惯了的,通身俱都是当家主母的款儿,虽只一个儿子傍身,这些年再无所出,不过,只从言语神色间,就晓得她平日里的日子过的不算差。
不过温家的二姑奶奶就不同了,言语间虽有喜色,也常听着齐家大姑奶奶与钱氏的话时连连附和笑出声,瞧着快活爽利的很了。
不过钱氏还是从她精心敷了面妆容下,瞧出了她眼眉间的疲态倦色,尤其是在提及才十个多月大的温家大哥儿时,虽欢喜,眸中却露出了十万份的倦怠。
只这一点,几乎可以瞧出,她在温家过的是个怎般的日子了。
几厢一比较,钱氏心里头不由得升起一团得意傲然之色。
想她嫁了沈立名,嫡出的儿女便有三个,家里的妾室庶女也安生,婆母也慈和,丈夫也算是体贴,比之两位姑奶奶,可谓是一个天一个地了。
再想那时,她将将嫁入沈家,又是怎般的小心翼翼,两位姑奶奶又是怎般的千娇万宠,便是她这位嫡兄的嫂子也多有礼让几分,小心供着的。
如今且过了十来年再瞧。
呵呵!这女人的后半辈子呀,端看嫁的人家如何,肚子又争不争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