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的时光好似流水般匆匆而过。
这几日里,在刘妈妈的提点下,九娘来栖霞寺一遭,回老三房时,总得带些子栖霞寺特有的礼儿。
否则,免不了要落人口舌。
当然,这礼也无需多贵重,通常香客们上香后,都会花几个大钱买些个附录,或是保安康和乐或是保姻缘顺遂的,一概都是黄纸叠好的附录,再穿了红线,可挂在脖颈上,亦可挂在腰间当挂坠。
亦或者,秋季枫叶满山时,多捐几个香油钱,可以请小师傅们亲手将枫叶用栖霞寺秘法制成可以长久保存的各色枫叶屏风摆件亦或者团扇,折扇,倒是新鲜好看的很。
只可惜,九娘来的不是时候,刘妈妈很是无奈的叹了又叹
“唉!倘秋时来,带了枫叶摆件物什送了各位姑娘哥儿们,保准个个欢喜,姑娘才有脸面呢!”
而九娘则半点得脸的觉悟都没有,只满不在乎道
“不过就是全了礼节而已,什么脸面不脸面的,我才不稀罕呢!”
一句话说的刘妈妈眉眼直抽,又动了动嘴想给九娘说些个道理,但九娘却压根不给刘妈妈开口的机会,只稍稍顿了顿,好似料到刘妈妈会劝说自个儿似的,也便又补了句
“更何论,沈家又不似旁人家,每年秋时,沈家的女眷都会来栖霞寺拜苏老祖,谁手里头还没有几件这些个尼姑制的枫叶摆件。”
话虽有些不妥贴,不过倒也是九娘说的这么个事实。
兴许旁的人家对栖霞寺只有秋季满山红遍时,捐了几十上百两的香油钱,才能有机会得到小师傅们秘法制作的枫叶摆件物什,自然是稀罕的很。
不过沈家与栖霞寺的渊源,每每秋季来了栖霞寺,枫叶摆件物什都是主持师太亲自命几大亲传弟子制作并送到各位女眷手中的,真个儿是不如外人那般觉着有什么稀罕的。
这厢刘妈妈自也觉着九娘说的极是,便彻底打消了想劝上一劝的心思,而后话锋一转道
“老奴亲去师太那儿走一遭,好让师亲自制几个附录再开了光,那样送给府里头的姑娘们也好,哥儿们也罢,便是老夫人,也都能拿的出手。”
瞧九娘对此兴致缺缺的样儿,刘妈妈自来晓得九娘不喜欢为这些个操心,也便自顾自的掰着手指头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