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西瓜水头很足,稍许撒了一点盐之后,更是津甜可口。通透熟红的果肉冰镇之后,又是清凉,又是清甜,稍稍一抿,甜蜜的汁水就能沁进心里。
吃完了瓜,亮这才拿出带来的礼物。这本册子并不厚,里面却手写得密密麻麻,是塔矢行洋年轻时候学习钻研的笔记。自知道光面临瓶颈后,塔矢亮便想办法问父亲借来了这本笔记,想来对光或许会有参考价值。
光一见这个,顿时眼睛都亮了,顿时把之前的尴尬都忘得一干二净,兴奋得当场拉着亮上楼要一起排谱参研。亮见她喜欢,心里亦是欢喜,不再去想那些叫他面红心跳的瞬间,只把心思放在棋上,宁静餍足地在进藤光的棋盘对面坐下来。
只要有这棋,就够了吧。只要这一瞬能持续到永恒,就够了吧。
就在这一黑一白、一手又一手的落子间,白驹过隙。
在光不得不辗转于学校和研讨会之间的时候,塔矢亮已经打入了本因坊第二轮以及其他各大头衔预选的第一轮三回战,七大头衔预选赛暂时无一出局。被记者问及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的时候,他沉吟片刻,有些无奈地微笑着回答:“虽然很希望能够在各大头衔赛中都能一路顺利,不过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实一点说的话……嗯,希望两年内可以有一场比赛不用再从第一轮预选赛打起吧。”
他就用这样自然而然、谦和温柔的语气,说出了堪称天方夜谭的内容。
日本棋坛的七大头衔赛,任何一项在进行本战之前,都要经过两年左右的预选赛,进入循环圈,最后才能决出挑战者,与头衔持有者对决。
“两年之内可以有一场比赛不用再从第一轮预选赛打起”,言下之意是:至少有一项头衔赛,他将所向披靡,一路披荆斩棘,以新人的身份闯入循环圈——对于这样一个14岁的少年而言,即使他是塔矢名人之子,那也未免过于不可思议。
他若是开玩笑,那倒也罢——这话若是认真的,那么,便未免太过目中无人。至少,无数人对这话谈不上信不信,只是一笑置之,愿意相信这是少年人的上进心。
比起塔矢亮一路的势如破竹,其他人却未必如此顺风顺水。近11月的时候,职业考试正式落幕。进藤光看了围棋周刊才发现,今年合格的三人竟然是门胁、本田和院外人士,伊角学长再次落第了。
虽然与前世不同,自己并未参加今年的考试,多出了一个通过名额;但也正因为自己这辈子不是院生,故而门胁反而提前了一年参加职业考试,再一次占去了一个伊角学长有机会获得的名额。
这可说是时也命也,也可说是无数偶然中的必然。
吃了一惊后,进藤光心情复杂起来,叹了口气。
心态容易失衡是伊角学长的老毛病了。前世那逢魔的一局仍然深深刻在她的脑海深处,想忘都忘不了——那是对他们二人的命运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一局棋。进藤光不知道伊角在中国经历过些什么,不过,显而易见的是,从中国归来的伊角学长,整个人都脱胎换骨了。
或许是命运使然,这座必须得跨过的门槛,在这一世,伊角慎一郎仍然必须自己迈过。
要加油呀,伊角学长。若非伊角当年找到了他,执意要与他完成那一局,说不定他早已放弃了围棋,终生不再涉足十九道,更不要提伊角学长平素里对他的关照与爱护——这其中的恩情,进藤光无法诉诸于口。或许是因为伊角在有些地方很像佐为吧,他总是忍不住把伊角当成一位温柔可亲的兄长。
正如伊角十年前对他说的那样,如今的进藤光也如此真诚地祈愿着。
棋士的道路之上,如果没有你在,会很遗憾的啊,伊角前辈。
所以,快一点迈过那道坎,到职业的世界里来吧。
除了以上这些以外,还有另一桩事情,抓住了进藤光的注意力。上辈子这个时候光才刚刚通过考试,对棋界的一切懵懂无知,也是重来一次才发现,其实今年的冬天,日本棋院和韩国棋院要举办一次交流活动。
实际活动规模不算大,最多会有几位韩国棋士来日本进行一周左右的拜访。但由于来的会是韩国棋坛的翘楚,双方都有意向把这种短期交流活动办成长期常设,因此态度上便不免更慎重了些。
而塔矢亮作为年轻一代的领头人,也被告知了要作为代表参加接待。由于活动准备期间时常要与棋院董事会高层见面,便不得不衣着比平时更郑重。明明是个国中生,却整日西装革履,领带夹袖口一应俱全,衬得整个人长身玉立,一身名门公子的精英气质。
进藤光好几次见他这样来到围棋会所后,终于回过了味来,发现哪里不对劲了。她心里又是惊疑不定,又是郁闷不已,憋了好久,才很不是滋味地开口问:
“塔矢,你是不是………………又长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