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布抬头一看,认得正是曾击败过自己的项声,不禁有些气馁。原来,英布原是项羽的部将,因为其骁勇,常常担任先锋之职,立有大功,后来项羽分封天下时,封英布为九江王,统治九江、庐江两郡。后来齐王田荣背叛楚国时,项羽去攻打田荣,向英布调兵,英布托辞病重不能前往,只派手下部将带着几千人应征。后来刘邦在彭城打败楚军,英布又托辞病重不去辅佐楚国。项羽因此怨恨英布,屡次派使者前去责备英布,并召他前往,英布越发地恐慌,不敢前往。
后来随何说动英布,投向刘邦后,项羽派遣项声、龙且攻打淮南,击败英布。
英布正在犹豫间,又听项声道:“英布,项王说了,如果这次你退兵的话,他既往不咎,否则便失信于天下。你自己想想看,刘邦是否真的值得你卖命?如果刘邦真值得你们卖命的话,为何这次韩信没来?”
这句话正好说中英布的心事。他一向是一个只相信自己、依靠自己实力的人。这也是为何,从前项羽向他调兵时,他不愿前往的真正原因。在英布看来,乱世之中,所谓的君臣大义名分,都是假的,只有自己的实力才是真的。本来刘邦向他许诺,这次只要攻下寿春,在垓下外围观战,以壮汉军声势即可,而韩信的齐军会和项羽主力接战,不料,韩信这次根本没来,而自己的军队却被投入了战场。
莫非,刘邦是有意消耗我的实力?毕竟,我以前是项羽的人。英布不由疑心大作,手一挥,停下了脚步。
在一旁的彭越眼珠一转,道:“项声,你休要在此胡言乱语!”
项声见是彭越,不由地轻蔑道:“我道是谁,原来是你这个鼠辈!”原来,当年刘邦和项羽在荥阳一线相持时,彭越军屡屡在楚军后方游击,截断楚军粮道,但项羽大军去围剿时,又每每如游鱼一般地溜走,从不和项羽正面接战。
彭越大怒,拍马上前,挥矛便向项声刺去,项声一拨马头,让开矛,又道:“彭越,你也不想想,韩信为何没来?你犯得着在此为刘邦卖命?”
彭越原是巨野泽的强盗,后来率三万多人归附刘邦。他一直认为刘邦是天命之主,但最近见韩信被封为齐王后,也动了心思。本来,以战功封王裂土,是世上公认的规则。自己战功赫赫,为何才仅仅是个侯?汉王也忒小气了些。
也就是这个原因,最初刘邦使人召他来固陵时,他以“魏地刚刚平定,还畏惧楚军,不能前往”的理由婉拒了,后来刘邦答应将他封王,睢阳以北至谷城的地都封给他后,才率兵参战。
张良在山坡上观战,见英布、彭越军始终不能突破楚军后军,而前方,楚军后退不久后便稳住了阵脚,和汉军陷入胶着之局。
这次,项羽吸收了前世的教训,一开始并未把前锋的战线拉得过长,以防孤军深入,而也一直关注着后军的消息。看到后军防线稳固,不由心下大定。
突然,“咚咚咚,咚咚咚”,楚军中军,雄壮的鼓声响起,虽然在喧嚣的战场上,依然震耳欲聋。
项羽大喝,“刘邦背信弃义!死地,则战!”
楚军士卒跟着大吼,“刘邦背信弃义!死地,则战!”
“死地,则战!”
项羽一马当先,舞动长戟,项庄挥戈在后,楚军踩着鼓点,手持长矛,拼命冲向汉军。这次冲锋,楚军也投入了后备军五万人,一番冲杀,竟将汉军的阵脚冲乱。
刘邦眉头紧皱,正想说些什么,忽见一支兵马朝山上冲来,当先将领□□黑马,身后的旗帜上,斗大的一个“项”字。莫非竟是项羽本人?刘邦大惊之下,急忙拨马便逃,张良、陈平紧随其后。
“刘邦逃了!”
“刘邦逃了!”
汉军士卒听了,再无斗志,也纷纷向后逃跑,项羽挥军掩杀,直冲出二十余里。而在刘邦逃跑的时候,英布、彭越军也跟着率部退走。
此战,汉军诸侯联军折损十万人,垓下之围,立解。
***************
注:《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 ”所以项哥哥见到伤病员,潸然泪下,没有OOC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