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藏在日晷里的神仙 > 第126章 图腾

第126章 图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今天天气很好,光线漂亮得像金子一样,暖融融地铺洒整个庭院,陶溪扫完院里的落叶,打算把时台卿雕的木雕们搬出来晒晒太阳,赏心悦目一下。

院子里有个石头做的小圆案几,陶溪进了时台卿的屋,抱了一兜完成和未完成的木雕,哗啦倒在石面上,再挨个立正。

时台卿雕的物件以花卉植物和动物居多,什么小猫小狗、小松鼠小兔子,山下的小孩喜欢这些,再有就是亭亭松柏,层层叠叠的假山,精工细作,栩栩如生,任谁见了都说好看。

人像他也雕,就是雕的少。

去年时台卿手生,曾经把陶溪当范本,认认真真雕了一天,成功制造了一个四不像出来,然后对着陶溪笑了一个晚上,陶溪气急败坏,时台卿只好在匕首的追砍下把四不像扔进了火堆,充当了一尊别致的柴禾烧了取暖,之后就没怎么雕过人像了。

陶溪从一堆成品里边拎出了一尊只完成了一半的木雕,左看看右看看,总觉得眼熟。

那是一只振翅欲飞的鸟。

时台卿对复杂的工艺总是抱有浓郁的兴趣,鸟的翅膀目前只完工了一半,制作完成的半边鸟羽精细极了,连羽毛瓣的痕迹都被时台卿小心地刻了出来,他几乎雕出了翅膀柔软的质感,就像真的一样。

厉害的人做什么都是优秀且完美的,陶溪感慨着,想起来了这东西像什么。

这是大季王朝图腾的具象化,时台卿雕了一只护国神鸟。

陶溪不仅知道这是季朝的护国神鸟,还知道这只鸟的名字叫做“噎鸣”。

为什么生在与季朝敌对的庞乌国,陶溪对季朝的国鸟这么熟悉呢?多亏他的父亲。

陶溪的父亲虽然带着一家三口背井离乡,实际上骨子里头仍然是一位热忱地爱着王朝的普通老百姓。

他和季朝千千万万的黎民一样,信仰着季朝独有的神明——噎鸣。

季朝之所以昌盛,气候风调雨顺,坊市日日艳舞莺歌,存活了千年之久,正是受到了噎鸣神的庇佑,这一点陶溪总听父亲提起,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

父亲曾经说过,季朝国姓姓时,姓氏取自噎鸣,噎鸣乃是上古流传下来的时间之神,时氏一族受到噎鸣的庇佑,拥有强大的力量,在噎鸣的帮助下,于千年前的混乱之地,整合起各个割裂分散的势力后建国,定都百和,这才有了今天大季王朝,还叫陶溪长大了回季朝生活。

陶溪好奇,一只传说中的鸟,如何左右战场成败?

父亲的侧脸在闪烁的烛光下明灭可见,他道,因为时氏一脉乃是噎鸣的后裔,曾经每一任帝王有掌控时间的能力,此能力名为“晷时之能”,拥有“晷时之能”的人被任命为“司祚”,司祚,顾名思义,乃是司掌一国国祚之人。

一般来说,司祚必然有皇帝承担,实力强劲之时可呼风唤雨,平天灾,定人祸,所以季朝才一直能有违天理,永远雨顺风调,河清海晏。

气候稳定了,百姓才能安心种地,安心生活,所以才有了如今繁荣的经济和博大精深的文化。

你以为有了这么个爱国的父亲,陶溪就会乖乖跟着一起憧憬伟大的大季王朝吗?

才不呢。

世界上哪有什么神明?陶溪把父亲狠狠嘲笑了一顿,画本里说说就算了的故事,还能摆到现实王朝的政治中来?

陶溪信了才有鬼了,全当父亲讲的神话故事。

父亲一笑,也不恼,他喝了口茶,又道,现在司祚任命得越来越迟,本来历代皇帝都是“晷时”神力的持有者,后来变成了两代人出一位司祚,而到了今朝,已经连续三代没有出现晷时之能的拥有者了。

陶溪磕着瓜子,听完这话,更不当回事了——我也没见过,你没见过,我爷爷没见过,说不定连你爷爷也没见过,那不是瞎扯是什么?

不过陶溪仍然记着父亲在茶余饭后,捏着他的手教他写下“噎鸣”二字,那时候父亲纯粹的崇敬给陶溪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到现在家里还有一卷季朝国史,上面就画了一只噎鸣,除此之外,还有一尊日晷——父亲说那是镇国重器,是“晷时之能”的象征。

时过境迁,父亲早已在征役后杳无音讯,而他也结识了传说中季朝的二皇子。

在秋日的朝阳下,陶溪托起半成品噎鸣,反反复复端详着——雕得怪好看的,比画上的直观多了。

至于什么“司祚”、“晷时之能”……

陶溪背对着柴扉,在风里打了个喷嚏。从没听时台卿提过这茬,真要有父亲说的那么神奇,时台卿今天早上唠家常那会儿就该提到了。

眼下噎鸣老祖宗连皇子本人都爱答不理的,陶溪打算等时台卿从镖局回来了,让二殿下亲自讲讲他家家史。

怎么着也该比道听途说的爹讲得更有内涵。

思及此处,陶溪突然动了动耳朵,他听见了院门被推开的吱呀一声。

时台卿回来了?

陶溪放下噎鸣木雕,挑眉道:“回来了?这么快,你落东西了?”他转身回头,脸上的表情刹那间就凝固了。

——来人根本不是时台卿!

那是一个刀疤脸,腰间别了一把大刀,双手环抱在胸前,戏谑道:“小弟弟,就你一个在家呀?”

在刀疤脸的身后,院子里里外外站了足足有十来个人,各个是成年男性,无一例外都带了武器,气质一看就是混迹江湖的老油条了。

陶溪心里陡然凉了半截。

他回忆季朝信仰那会儿是背对着柴扉的,在他没长眼睛的后脑勺,有一伙人悄无声息地包围了半个院门,直到他们推门进来,陶溪才从发呆中猛然惊醒。

“你们是什么人!来我家干什么!”陶溪又怒又惊,这群人是怎么找上来的!

时台卿在外面招惹什么人了?不应该啊,时台卿上到八十岁老太太,下到刚刚学会说话的小不掉,无一例外都有好人缘,哪里来的……这么多仇家?

这个架势一看就是来灭口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